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6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2篇
中国共产党   75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将军情     
将军情明祥史造就了他们。他们的生命呈现出勇武的辉煌。战马嘶鸣,硝烟滚滚。从血光与炮火中冲杀出来,身经百战而始终高扬起共产党人正义的旗帜。无数的橄榄枝在他们的眼前化为昭示着和平与幸福的绿云。1955年,他们相聚于荣授军衔的厅堂。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了人民共...  相似文献   
82.
逆向思维是指人们在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方法时,有意识地从相反方面去考虑的思维方法。它看似违背常规常理,但实质上只是思维角度、习惯的改变和思维方式的重新组合,当将其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即所谓“相反相成”。因此,公诉人在审查起诉、出庭公诉工作中,应积极发挥逆向思维的作用,推动公诉水平的不断提高。一、逆向思维在证据审查、事实认定方面的运用公诉人庭前应把好证据关、事实关与定性关,其中证据审查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在证据审查中,人们由于习惯于正向思维,往往会产生以下几点偏差:(一)在多名犯…  相似文献   
83.
为有效防止年终岁尾借虚报农民收入捞取政绩不良行为的发生,近日,地处沂蒙山区的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水泉镇党委、政府从纪委、财政等部门抽出8名责任心强的干部深入山村田间地头,与农民朋友一起对全年收入进行总结测算,使“含水数字”无处藏身,受到群众欢迎。图为该镇财政所干部正在西崮城村向农民了解全年收入情况。田间“挤水”@刘明祥 @王次亚  相似文献   
84.
刑法中违法性认识的内容及其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中违法性认识的内容及其判断刘明祥明祥男,1959年2月生,湖北天门人。1987年7月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现改名为中南财经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取刑法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7月毕业于中南政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1986年7月至...  相似文献   
85.
关于事实错误的学说及其评析刘明祥事实错误种类繁多,具体表现形式千差万别,所反映的错误程度也有大小之分。究竟何种程度的错误影响犯罪故意的成立,在中外刑法理论上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或学说,其中大陆法系(以德日为代表)的刑法学者围绕如何对待同一构成要件内和不同...  相似文献   
86.
发达国家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新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 10年来 ,发达国家共产党根据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符合本国情况的斗争策略和发展道路 ,对社会主义的看法出现许多新变化 ,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发展道路、经济发展、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87.
88.
《刑法修正案(六)》对安全事故犯罪的修改与补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刑法修正案(六)》对有关安全事故的犯罪作了重要修改和补充。原来作为重大责任事故罪表现形式之一的“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已独立成罪;新增加了“群众性活动安全事故罪”与“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原有的“重大责任事故罪”之罪名有必要更改为“生产、作业安全事故罪”。  相似文献   
89.
刘明祥 《法学家》2022,(1):143-155
主张我国刑法也是采取区分制犯罪参与体系的论者,有的认为我国《刑法》第25条、也有的认为第26条是关于共同正犯的规定,并以此作为我国刑法采取区分制体系的重要法律依据。但是,我国《刑法》第25条、第26条均不是关于共同正犯的规定。不仅在这两个条文中找不到“共同正犯”或与之含义相同的词语,而且对这两个条文所指涉的犯罪参与人,也没有类似德、日刑法“依正犯处罚”的规定;况且,采取单一正犯体系的我国刑法,并不会有区分制体系的刑法所特有的那种关于共同正犯的规定。根本原因在于,区分制体系下须用共同正犯的规定和理念来解决的定罪处罚难题,在我国的单一正犯体系下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90.
许霆案的定性:盗窃还是信用卡诈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