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何学习、怎样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基本问题.立足中国实践而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学习的基本态度,也是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所持的基本态度.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观具有独特的实践品格.所谓独特的实践品格,实质上是说立足于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探索为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换言之,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观总是反映着中国基本国情的变化,总是在立足中国基本国情的实践中深化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22.
荣之君  曹富雄 《学理论》2011,(12):43-44
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邓小平的学习观也不例外,它内含着对"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和回答,形成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观。邓小平对于这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作了回答,可大致概括为"理论精髓论"和"基本原则论",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解答同时也折射出他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观具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因为它总是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整体向前推进,体现了指导思想的一脉相承;总是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整体向前推进,体现了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4.
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观有其特定的生成和发展逻辑,它是回应时代的呼唤,并在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从特定的文化土壤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25.
26.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解答同时折射出他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他既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强调发展马克思主义;既强调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既强调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强调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形成了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的辩证的马克思主义观。  相似文献   
27.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一个关系问题的方法论断想曹富雄本文把问题的着眼点放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上,落脚点在于探寻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推动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111这里首先涉及的是文化与文明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学家看来,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  相似文献   
28.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聚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关涉建党百年的全部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性发展.从历史逻辑看,基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三个铁一般的事实",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沿着"三个只有"的历史逻辑整体向前推进.从理论建构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一脉相承和"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创造,集中展现了同"三个命运紧紧连在一起"的"三个完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从前沿问题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既要把握好"向内看"与"向外看"的关系,也要把握好"向前看"与"向后看"的关系.总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诠释了"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理论特色、民族气派、时代风格,呼唤着构建一门"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