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是否必要?其一,在文本视域下,反映的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学理诉求;其二,在问题视域下,体现的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现实意义.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何以可能?一方面,取决于研究对象,即客观上是否存在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形态;另一方面,取决于研究主体,即研究者是否形成了有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形态的理论和方法.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路径何在?不妨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根基、时代背景、文化土壤、实践基础、现实依据、科学支撑、战略布局、总体目标、实现路径、独特贡献等十个方面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加以阐释,尝试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的一种路径,体现的是当代中国的"问题与主义",同时预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2.
3.
钥锦涛的马克思主义观——基于学习观视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富雄 《唯实》2011,(4):25-29
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胡锦涛的学习观也不例外。它内含着对“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和回答,不但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指导理念——科学发展观,而且确定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政治保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还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意识形态主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宝贵经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辩证法,还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此形成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观。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眼于全球化进程的理论与现实,落脚点在于寻求和探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背景和前景。一、全球化:现实抑或神话“全球化”究竟是现实还是神话,笔者将与此相关的话题归纳为三个层次:第一,对现象的描述: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全球化的过程。我们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致一切种族之别、文化冲突乃至制度优劣,似乎早已被搁置一边。人类的生存空间在变小,生活内容在丰富,人们对世界的把握似乎更精确了。然而人类面临的困境却比以前更多了,而且困境不只是一邦一国的,而更多的表现为全球性的,诸如冲突加剧…  相似文献   
5.
诠释传统文化,既可以"文化"为视角归纳其"实体性"特征,也可以"传统"为视角归纳其"过程性"特征.当传统文化以"实体性"内化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时,便构成三位一体的社会文明,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当传统文化以"过程性"贯穿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时,三位一体的社会文明又呈现出文明时代的古今演变,即古代文明、近代文明、现代文明.本文着眼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旨在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实体性"和"过程性"中寻求现代和谐社会的"根基"和"命脉".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人在立足于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探索中逐步形成了科学的学习观,深化了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体现了独特的实践品格。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毛泽东的学习观也不例外,它蕴涵着对"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和回答,形成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本质和特征、结构和功能等方面作了全面而深刻的回答.对于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提出要认真地学习,科学地研究;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学习观是指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为何学习、怎样学习"这一涉及学习本质和规律的一系列思想观点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在毛泽东学习观的科学指导下,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当时的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产生并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从而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所要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第一次历史飞跃。从理论价值维度考量,毛泽东学习观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篇章;从实践价值维度考量,毛泽东学习观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
曹富雄 《求索》2008,(6):80-82
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无形式上的统一却有实质上的系统;从客观和主观的关系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式取决于历史条件和个人风格;从客体和主体的关系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来源于实践主体对客观实际与思维规律的正确把握;总之,从认识论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规律、思想、理论“三位一体”的科学理论体系。确立“三位一体”的理论体系及其研究方法,旨在进一步深化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从发展历程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整体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它的产生和发展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也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的阶段性。从发展条件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它的产生和发展既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深厚的实践基础,也有着深刻的历史依据和丰富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