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北京市外来工权利保障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伟东 《新视野》2006,(1):69-71
本文通过对北京外来工的问卷调查,从遭受的财物欺诈、辱骂、歧视、人身侵犯、超时工作、拖欠工资等方面对外来工的权利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一方面目前外来工权利受侵犯现象非常严重,另一方面虽然外来工对权益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弱,但因为救济手段不足,目前外来工权利保障状况很差,侵权救济不充分,而外来工社会权利保护不利的深层原因在于城乡分离的社会体制。  相似文献   
32.
李伟东 《政法学刊》2006,23(2):37-40
网络犯罪是信息时代特有的社会现象,它与传统的犯罪形式有明显的区别,并且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呈加剧的趋势。为了打击网络犯罪,我们首先要确定网络犯罪地点,包括行为地、结果地,这是正确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前提。由于网络空间的特殊性,网络犯罪给犯罪地理论和法律制度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33.
在探讨我国道德建设方法和途径时,不要机械地理解和运用唯物论原理,要跳出纯粹的单一的经济—环境—道德分析模式,深入到道德的内在本质、功能及其产生的条件中去探寻答案。在社会组织、制度层面上,完善、健全法制体系是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道德制度化是道德建设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趋势。在行为主体层面上,确立和发展价值理性,从深层次上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从强迫状态走向自由状态。法制的完善、健全和道德主体价值理性的确立、发展,这些将从根本上促进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