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宁夏农民的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经过不断的变化,水平提高,层次上升,但目前与城市相比,仍然是份额小、水平低、潜力巨大,所以,扩大内需应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开拓农村市场应提高农民有效需求,增加有效供给,改善市场环境与消费环境,培育市场开发人才。  相似文献   
12.
相对收入变化,可使消费者感到幸福或痛苦,产生动力或沮丧。所以,形成合理的相对收入差距,是提高人们的幸福、快乐感和幸福指数,保持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经济基础。要形成合理的相对收入差距,就必须加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3.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消费经济思想,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消费指导思想。其核心是在差别消费中走向共同富裕。以邓小平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消费经济思想为指导对消费体制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引发了我国消费水平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4.
自然资源禀赋、商品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地缘人缘、世界经济运行方式和中央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政策等五个方面形成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与此同时又创造出西部大发展的机遇。西部大发展的机遇也是振兴中华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我国市场格局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生产者主权经济转变为消费者主权经济,消费者行为由被动适应型转变为主动选择型,因而出现了家计核算新趋势,家政管理新特点,理性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模式包括非制度因素的经济形式,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及实现价值取向的形式三个层次,传统理论模式把三个层次混为一谈;改革对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离改造;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模式的关键是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封建制度下存在地主对农民的超经济强制,封建制度消灭后仍存在超经济强制惯性。中国政府通过农业集体化和农村改革不断遏制超经济强制,但超经济强制惯性又不断变换形式影响农民福利,要采取费改税、村民自治等措施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18.
论现代生活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环境革命、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等催生了现代生活方式。现代生活方式具有时代性、创新性,更加追求精神消费、共生性、个体性、多样性等特点。要从营造消费文化、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优美的生活环境、全面完善生活方式内容等方面创造现代生活方式,与此同时要摒弃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要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腾飞,必须以民为本构建持久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不是僵化,而是保持一种和谐有序的运行、发展、创新过程。因此,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首要任务是要创建各种社会秩序,主要是民主秩序、市场秩序、民生秩序。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与此同时出现了新的消费矛盾和现代消费文化引领的消费变化趋势。因此,必须解决矛盾,顺应新趋势,推动消费发展变化,构建和谐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