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生活方式的蕴涵与结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活方式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在一定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中 ,为谋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而选择、确立的日常生活诸方面构成和实现方式 ,它是由家庭生活方式、个人及家庭生活资料谋得与消费方式、个人精神需求的满足方式和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交往方式、社群 (村社 )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构成的。可以把生活方式的基本结构表达为 :以物质生活要素的满足及谋得方式为基础 (经济 ) ,一定价值观为核心与指向 (体现一种追求 ,一种态度 ,一种精神 ) ,形成的包括家庭伦理、社会交往与社区生活、消费与财产处理、文化教育、精神生活与信仰等诸因素构成的生活模式和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生活方式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一项工作,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及完成都离不开农民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新农村建设应该重视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民生活方式中现代文明因素日趋增多,表现为消费方式日趋城市化、闲暇方式日趋多样化、社交方式日趋开放化。不过,目前我国农民生活方式还存在许多问题,表现为发展水平相对不高、不平衡性比较突出、不良风俗顽强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民生活方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抓好教育,灌输现代生活方式理念;发展经济,夯实现代生活方式基础;创新制度,营造现代生活方式氛围。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元理  张志万 《世纪桥》2010,(5):101-102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时期,社会生活方式亦随之变化。转型期的大学生生活方式存在的失范现象,迫切要求开展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充分认识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的重要意义,从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深入开展日常引导教育,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以及大学生自我养成等路径,努力推进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不断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前线》2010,(7):33-34
<正>提倡绿色消费方式,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是"绿色北京"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创建绿色消费体系的关键环节。要实现这一转变,首先要着力推广绿色交通,打造绿色交通出行工程,建立更加完善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具有许多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如学习方式中的学习碎片化、选择性迷失,交往方式中的交往情感移植、以自我为中心、现实交往失语、道德意识弱化,娱乐方式中的快餐式娱乐、攀比式娱乐、网瘾式娱乐,消费方式中的超前式消费、攀比式消费、情感式消费等。高等学校必须从价值导向、目标导向、发展导向和自律导向等方面加强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6.
书荐     
《当代贵州》2013,(17):60-60
《和谐方舟:中国拿什么献给未来》 摘录:我们要重返的大航海时代,是一个创意时代,是一个思想产品引领世界、引领消费的时代,是一个真正的解放全人类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创造成为人们的第一需求,利他成为商业的主导模式,精神消费成为整个消费的重要构成,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则是重新构建社会伦理、社会道德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绿色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是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现阶段在推动绿色生活方式方面存在公众绿色生活意识不强、环境保护活动参与度低、绿色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大力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构建全民行动体系、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大力推动绿色消费、完善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激励政策和扶持政策以及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8.
老太太哲学     
《党课》2006,(1):93-93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中央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9.
徐根兴 《学习论坛》2004,20(10):28-30
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增长能够带来真正的发展 ,克服不能持续、偏离公平的增长。科学发展观要求纠正对工业化的片面理解和“地方政府公司主义”倾向 ,培育科学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方式 ,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要通过社会舆论的宣传与监督 ,增强公众的科学发展意识 ,形成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宁夏党校学报》2004,6(4):F003-F003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党校李彦和教授长期研究消费经济学,近年编著的《消费经济学》、《新家庭经济学》和《消费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已于2004年4月由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  相似文献   

11.
化是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相互关联中凝结而成的人的相对稳定的生存方式。人类化的历史演进源自于生活世界不同的内部关联。原始化是自在的、神性的化,日常生活世界几乎涵盖生活世界的全部领域;古代农业化是惰性的、奴性的化,非日常生活世界狭小;现代工业化是超越的、自信的精英化,非日常生活世界成为生活世界的主导领域;后工业化是消解性的、自省的市民化,是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回归。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西方的差异及其走向现代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西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差异使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存在明显差别。前者推崇整体统一、直觉感性、中庸调和及内在超越,后者注重个人独立、逻辑论证、矛盾斗争及外在超越。这些差异对中西方各自的社会发展进程具有显著影响。面对与西方的发展差距,我国要想早日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必须首先实现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人权保障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对构建和谐社会来说,既是目的,又是条件,它是和谐社会题中之义。通过发展人权事业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应当特别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问题是:保障生存权,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公正司法,切实保障人身权利;发展民主,全面实现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14.
人口众多、能源紧缺、耕地锐减是我国当前非常现实的国情。传统的粗放型的经营方式是造成资源浪费、能源匮乏的根本原因。个人的贪欲与制约机制的缺失是造成资源浪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经济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老路已走到尽头,落实科学的发展现,尽快建立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化是一种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它通过内在机理的方式制约着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从而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进而促进人类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生态文化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础,对当代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程中培  乐章 《求实》2020,(2):65-75,M0005
基本生活需要保障是我国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构建基本生活需要标准,关键在于瞄准相对贫困目标、构建福利认证标准和消除社会排斥状态。基于人类需要理论和国外基本需要战略等相关研究,应以民生保障、适度普惠、多维满足和防止伤害等为具体目标,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生活需要标准。这一标准分为最低标准和适当标准两个层次,包括收入、医疗、教育、住房和照料五个维度的货币指标和非货币指标。以"美好生活"为核心的新时代社会政策体系要在全面性与协调性、主动性与精准性、适度性与发展性三个方向着力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要,从消除绝对贫困走向解决相对贫困。  相似文献   

17.
文风会风背后是一个学风、作风、党性问题。文风是学风的体现,是作风的折射。文风会风不正,假、大、空盛行,不仅官员本人失信于民,也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我们的官员和政府以什么样的文风会风面对公众,既反映官员能力素质和对公众的态度问题,而且也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它关系到群众对官员和政府作风的整体评价。  相似文献   

18.
赵雪  郑海岳 《理论建设》2020,36(2):103-108
近年来,"隐形贫困人口"一词成为网络流行语并受到部分城市青年群体的认同,该部分青年群体将其作为自己的身份标签以自嘲消费与收入之间巨大落差。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学者将其产生的原因归结为非理性消费,事实上,我们更应深刻地认识到我国城市隐形贫困人口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性、阶段性现象,其在动机、方式、心态方面均表现出双重属性,这折射出当前中国社会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消费文化价值观缺陷,也反映我国社会优化整合功能不充分的消费困境。因此,解决城市隐形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需要积极倡导并践行绿色消费文化,实现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共荣共生。  相似文献   

19.
非典危机是对我国政府的施政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一次全面挑战,既暴露了以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促成了政府在治道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我国政府必须通过施政理念、利益关系、管理模式等的全面变革,实现政府再造,建设一个更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服务型的政府,一个专业化的高效率的高度负责的现代政府。  相似文献   

20.
儒家和道家哲学的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儒家从“性即心而显诸情”的角度理解人或人性,以“仁性”的实现为前提达成整体性的人格智慧,通过“生命实现之证成”的道德进路,实现和证立其超道德的形上本体。道家亦从人本学和文化批判的角度论“道”。就人文说,道乃即“有名”而见其“无名”之本真;就主体说,人乃在其作分别之状态中“观”道的无分别之“妙”。道家的道论,强调的是在人的修为澄汰之体证中道的全体绽出和澄明。儒道两家的不同点表现在其为学进路的差异上,而其形上境界本无不同。历史上的儒道同源说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