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去年10月底,在莫斯科举行过一次关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的国际联合会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是“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学者”,其中大部分是俄罗斯学者,也有美国、英国、意大利和丹麦等国家的学者。11月18日,俄国学者H·莫罗佐娃在《真理报》发表文章,介绍了这次会议的情况。(参见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研究》,1994年第3期)莫罗佐娃在文章中,赞扬了这些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对社会主义的向往。随后,她着重介绍了俄国学者A·布兹加林教授在会上作的专题报告。报告的主题是:ZI世纪——社会主义复兴的世纪。会议…  相似文献   
22.
我们在学习、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的过程中,应注意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一些基本关系,分清~些基本界限。一、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反映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矛盾的普遍性即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这就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总是通过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具体体制,通过各国建设社会主义所走的具体道路体现出来的;而社会主义各国的具体体制和具体道路,无论怎样千差万别,都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制…  相似文献   
23.
一般地说,对于国家的阶级性,人们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政治常识》第一课第一节指出,国家是指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这个定义,正确地揭示了国家的阶级本质,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现在的问题是,国家除了具有阶级性之外,是否还具有社会性;如果说国家具有社会性,对国家的社会性应当如何理解和表述。  相似文献   
24.
邓小平德育思想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邓小平的德育思想,对于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他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德育问题的。他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25.
“改革就是好!”这是成都第七中学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答完高考政治试卷说出的心里话。同一时间,武汉实验学校的一些女学生走出考场后,心情十分激动,竟把她们的政治课老师抱了起来。这位教师在最近写给我的一封信中说:“政治课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实验工作是若在其中,乐也在其中”。我想,这也许正是参加政治课改革实验的师生们的共同感受吧。上述两所学校和北京师大实验中学和二附中,从去年秋季起,使用我们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共同编写的高中《政治常识》实验课本,进行了教学实验。为了进一步搞好改革,有必要对我们的教材编写、教学实验和命题考试情况,作一初步分析。一、这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我们这本《政治常识》共设五课:第一课,阶级;第二课,国家;第三课,政党;第四课,  相似文献   
26.
农村“三留守”人员的问题,主要是指留守儿童的监护与教育、留守妇女的健康与安全、留守老人的赡养与精神慰藉.这些问题带来不少社会影响:一是家庭人口结构缺损;二是农村人口结构失衡;三是农村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风气下降;四是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困难.近年来,为妥善解决农村“三留守”人员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广泛开展关爱服务活动,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要切实做好农村“三留守”人员工作,不仅要着眼于既往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困难,而且要着力于“三留守”人员问题本身的解决.需要在进一步加强已经取得明显实效的法规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完善和创新“三留守”人员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  相似文献   
27.
一、从总体上把握十五大报告的有关论述十五大报告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论述可从三个层次或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一个层次,在报告的前言部分,把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要求。报告明确提出,把...  相似文献   
2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贯穿在《邓小平文选》中的一个基本思想。邓小平同志不仅全面地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的主要内容(包括奋斗纲领、奋斗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等),而且深刻地论证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保证。他明确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  相似文献   
29.
党的十二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确定为我国新时期的总的奋斗目标,并且指出了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只要沿着十二大所指引的方向前进,我们就一定能够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进行政治建设和思  相似文献   
30.
政治的含义     
一、政治有多种含义对于什么是政治这个问题,从古到今,一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说法。其所以如此,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政治本身就是一个有多维度、多视角的概念。政治的内容十分丰富,人们很难用一个定义揭示出政治的全部内容、属性和特点。列宁曾经说过,一个概念的定义可能有许多,因为被下定义的对象有许多方面。他还引用黑格尔的话说,“被下定义的对象愈丰富,也就是说,它可以供考察的不同方面愈多,那么根据这些方面所下的定义可能就有愈大的区别”。二是由于政治是一个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