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9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杨洪林 《前沿》2008,(12):101-104
改土归流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民族同化过程,革除土司,设置流官只是它在土司层面的一个反映,还涉及限制土民旧俗,推广国家文明的过程。容美改土归流上自明弘治十年,下止于清道光二年,对容美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索尼买下了哥伦比亚公司。”1989年9月,日本著名的索尼公司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一消息,该公司以34亿美元的高价买下了美国娱乐业巨头——哥伦比亚影片公司(不久后又将其更名为索尼影像娱乐公司)。消息一经传出,美国舆论界一片哗然,普通民众、新闻媒体乃至不少政府要员为此闹得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工会应对加入WTO挑战 ,必须把工会工作放到全国乃至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中去认识 ,必须坚持走有中国特色工会工作的路子 ,同时 ,要按照国际工人运动惯例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运动规律办事 ,按照工会组织的特殊属性开展工作 ,加快工会自身改革和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4.
我国理论界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始终贯穿着“综合经济基础论”和“单一经济基础论”的理论论争。在两者的是非曲直已被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所澄清,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文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已有定论,而且已列入《宪法》的情况下,理论界、教育界、出版界仍有人视“单一经济基础论”为正统,沿袭被实践否定了的错误概念,造成思想理论上的混乱,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羁绊。因此,在反思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重新评价“综合经济基础论”,弄清它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就成为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一、“综合经…  相似文献   
15.
工人阶级作为党的阶级基础 ,要带头实践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其主要途径是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做“两个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做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确立了无产阶级理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基于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作出了"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为无产阶级的崇高社会理想奠定了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共产党宣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理论指南。这一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根据唯物史观的"历史合力论"思想,必须加强理想教育,进一步形成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方法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实践相结合 ,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进行长期理论思考的基础上 ,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理论命题 ,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行了系统深刻的论述。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产生的又一新的重大理论成果 ,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 ,其生机与原创力在于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因此 ,对“三个代表”思想中蕴涵的科学方法论进行探讨 ,不仅有利于全面深刻地把握其理论内涵和理论原创力 ,而且有利于指导我们党的理论思维和具体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8.
杨献珍的“综合经济基础论”坚持了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坚持了历史和逻辑方法的有机统一。“综合经济基础论”通过对经济基础的历史考察和对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进行分析界定,作出了中国过渡时期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领导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平衡发展”的综合经济基础的科学结论。建构了合乎逻辑的“综合经济基础论”的理论体系。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和党的十五大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科学论断,充分证明了“综合经济基础论”的客观真理性。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中具有自身特色的重要文化现象。它不仅对校园文化、社会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对生活于其中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人格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生宿舍文化以其所产生的诸种效应发挥着它的社会作用和教育功能,因此对大学生宿舍文化效应进行科学分析,适时予以引导、调控,优化宿舍文化环境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工作任务,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综合经济基础论”是对唯物史观新的理论贡献 杨献珍关于“综合经济基础论”的理论观点,是针对建国初期在讨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问题时,呈现出的思想混乱,特别是“单一经济基础论”者认为,只有社会主义经济一种成分才是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提出来的,其基本观点和理论建树集中反映在1953年《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问题》和1955年6月《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过渡时期的基础与上层建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