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90篇
中国共产党   63篇
中国政治   89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41.
俄城大爆炸纪实杨静,杜宇一4月19日上午9时许,正值上班高峰,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俄克拉荷马市中心突然发生爆炸,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一座9层高的联邦大楼被掀掉了一半。爆炸现场的惨状令人不忍年睹:空中乱飞着遇难者的断肢残体,地上躺着被烧得面目全非、难以...  相似文献   
342.
343.
自本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同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呈现出十大趋势。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空前加快 以历史上看,科学技术一直是呈加速度发展趋势。进入20世纪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趋势变得更加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科学技术知识量按指数增长,大约每十年翻一番。据粗略统计,自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和新发  相似文献   
344.
申静  杨静 《法制与社会》2012,(29):149-150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应以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基本法治理念作为其理论指引.要实现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需要积极推进社会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和改进社区管理,健全应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45.
关于普通高校健美操专项课教学大纲及内容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体育教育改革的需要和 2 0 0 1年制订新的健美操专选课教学大纲 ,通过对参加健美操专选课学习的学生问卷调查、素质测试及对新旧大纲的对比研究 ,提出执行现行大纲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346.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在逐步增强,各种网络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政府公信力建设也面临新的问题、挑战和机遇.文章简要阐述了网络群体性事件和政府公信力的基本理论,在系统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背景下我国政府公信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对策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47.
杨静 《中国减灾》2010,(12):18-19
汶川地震之后,我所在的工作组前往四川绵竹富兴二小协助工作。我们在灾区进行需求评估以及现场干预,了解当地老百姓的需求。这些评估工作展现出积极的作用和价值,将社会工作纳入灾后重建体系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工作所带来的"温情效应",将帮助更多的人从灾难的阴霾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348.
在这里,如果发生家庭不和、邻里纠纷,只要打电话到“社区110求助服务中心”,居民就会很快得到答复和救助。 这里,孤、老、病、残群体能经常得到真情的照顾。 在这里,人们可以充分就业,得到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里,就是突泉县突泉镇的向阳社区,一个荡漾新风、洋溢祥和的大家庭。  相似文献   
349.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和冲击的同时,也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领导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不仅要提高驾驭全球化及市场经济的能力水平、提高驾驭和推进民主政治的能力和水平,还要提高处理突发事变及抗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和水平.面对经济全球化时代各种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党建的挑战,党自身也应积极抢占阵地,加强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350.
论保证期间     
一、保证期间的确定和意义 所谓保证期间,是指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起止时间,保证人在规定的期间内承担保证责任,经过了该期间,即使债务人未履行债务,保证人也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根据其产生方式可将保证期间分为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