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34篇
中国共产党   101篇
中国政治   173篇
政治理论   65篇
综合类   8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3 毫秒
41.
试论民族文化旅游健康发展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今民族文化旅游在为民族地区带来的民族文化泛化、同化、庸俗化、舞台化,民族文化价值观出现退化与丧失等问题,本文主张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并引导旅游开发商、旅游者及当地居民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等,探讨民族文化旅游健康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42.
建设和规范政府采购基础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者在三省采访时,一些基层干部、专家反映,为保证政府采购市场健康运行,当前急需规范和建设政府采购运作模式、政府采购信息网和监管职能这三个基础要素。 ——构建县级政府采购新模式。接受采访的一些基层干  相似文献   
43.
民俗心理惯性是民族共同体成员经过长期的生活和实践积淀下来的相对稳定的民族心理素质。它决定着法的起源与发展。作为价值理性层面意义上的民俗心理惯性,在法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势必以其内在精神张力引导、制约着工具理性层面意义上的法律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44.
论依法裁判     
众所周知,司法裁判作为一种法律现象,它是以一定的法律规范作为前提的。为了满足依法裁判对这种规范的需求,现代法治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制定了一定规模的法律,以此作为司法裁判的“标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立法建设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近几年,国家立法机关平均约门天制定或修改一部法律,国务院平均6天制定一部行政法规,各地方政府和权力机关平均每3天制定一部地方性法规。但是我国法律实施的状况却令人担忧:据全国人大办公厅统计,我国的法律法规得到切实执行的不到30%,在司法裁判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45.
虚假广告行为的负外部性和私法责任的局限性,决定了完善虚假广告罚款责任是必要的。文章在分析虚假广告罚款责任存在执法资源配合,罚款数额的确定和罚款去向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执法主体法定化,确立罚款标准及建立罚款返还受害者制度。  相似文献   
46.
47.
金沐  孙媛媛 《世纪桥》2009,(7):139-140
本文是在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教学中对于教学法的研究理论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方法提出了笔者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发达国家教育立法的比较研究 ,我们可以从中取得借鉴 ,为新世纪我国教育和教育立法的发展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现代教育立法是战后世界一些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新兴法域之一 ,它在促进经济发展 ,培养人才方面 ,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英、美、日等西方三国的教育立法作一些比较研究。   一、立法形式现代教育立法是一个综合性的立法范畴 ,其立法形式国外一些国家多采用以纲领性立法为核心的立法结构。毫不例外 ,我国和西方三国 ,在本国宪法原则指导下 ,分别制定了包括以教育体制、性质、方针、任务…  相似文献   
49.
本文就我国现阶段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基本情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国家司法机关的最新规定,对如何完善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0.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也是对传统美德的继承,随着爱心捐助活动的频繁,捐助款额的增大,伴随而来的剩余款项纠纷也日益增多,而此类纠纷大多由于爱心捐款的余款归属而引起,而我国法律对于此处的规定,尚处于模糊的状态,且各地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审理也未有统一惯例,应从爱心捐助的行为性质、爱心捐助行为中三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着手,立足于现有法律的规定和理论的发展,分析爱心捐助中剩余财产的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