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57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荣开明 《政策》2010,(7):11-15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提出和意义 在我们党的正式文献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在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来的。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2.
荣开明 《政策》2013,(1):34-37
【正】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学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十八大在...  相似文献   
93.
荣开明 《学习月刊》2013,(19):21-23
一、“炎黄文化”为“中国梦”的提出和发展奠定基础 习近平今年3月17日的讲话中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从“中国梦”的这一丰富内涵和形成基因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梦”和炎黄文化的关联是十分密切的。炎黄文化是“中国梦”的兴国之魂、强国之基.为“中国梦”的提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
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出较早、且较早形成理论形态。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对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作了系统的全面的科学概括。学习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不仅举学习其丰富内涵和重大的指导作用,还要学习其立足现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站在国际发展的大局,站在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局来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新视野。一、立足现实,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基马克思本义者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要求我们看待和思考问题首先将视野立足于现实,面向着现代化,做到一切从具…  相似文献   
95.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的理论基础、活的灵魂,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在各项工作中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是一个永恒而又常新的课题.陈云同志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是我们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楷模.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陈云文选>中对这一课题作了好些深入浅出的论述.下面是我为纪念他诞辰一百周年学习这些论述后的笔记.  相似文献   
96.
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汉武大帝》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汉武大帝》曲折感人的剧情,将人们又一次带到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审视历史的足迹,思考历史的走向。这一类历史剧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从中应该学习借鉴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97.
真理和谬误是人和人类这一认识主体能动地反映认识客体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两类不同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中经常存在的一对矛盾。真理和谬误也同世界上其他任何矛盾对立双方一样,一方面互相排斥、互相对立,有质的区别;另一方面互相依存,不可分割,有紧密的联系;而且由于两者之间的又对立又统一,还在一定的条件下。“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30页)  相似文献   
98.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是江泽民同志去年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一个新论断.今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的重要讲话中又对此作了新的阐述,明确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党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为了更加主动自觉地贯彻这一新的科学论断的精神,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与时俱进"新论断提出的主要依据作些思考.  相似文献   
99.
科学发展观的初步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识上的重大飞跃,对社会经济发展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对执政理念的新升华。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前提。怎样才能做到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从现实情况出发,我以为最主要的是做到如下“四个必须”。  相似文献   
100.
荣开明 《政策》2004,(10):18-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了。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落实。 胡锦涛同志早在今年6月29日的讲话中就指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