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38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陈晋 《党建》2009,(11):58-59
邓小平留给世人的印象很平.实。解读他说话行事的一些细节,会发现其平实之中蕴含的个性,很富感染力;传达的思想方法和决策风格,更值得细细体会。  相似文献   
102.
陈晋 《党建文汇》2009,(11):48-48
在上海,一个叫李雪梅的海归女孩别出心裁地成立了一家“绿色屋顶”公司。许多渴望田园生活的人可以自己动手种植瓜果。  相似文献   
103.
陈晋 《今日浙江》2009,(2):46-47
1938年4月30日,毛泽东在抗大第三期第二大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对<西游记>里的几个神话人物作了一段很有趣的评论.他说:唐僧这个人,一心一意去西天取经,遭受九九八十一难,百折不回,他的方向是坚定的.但他也有缺点,麻痹,警惕性不高.敌人换个花样就不认识了.猪八戒有许多缺点,但有一个优点,就是艰苦,七绝山臭稀柿胡同就是他拱开的(见<西游记>第67回).孙悟空很灵活,很机智,但他最大的缺点就是方向不坚定,三心二意.你们别小看了那匹小白龙马,它不图名,不为利,埋头苦干,把唐僧一直驮到西天,把经取回来,这是一种朴素、踏实的作风,是值得我们取法的.  相似文献   
104.
陈晋 《新湘评论》2012,(9):27-29
1962年8月15日,22岁的雷锋以身殉职。生前,他普普通通地生活着、工作着,就是他的死,也是那样的偶然和平凡,难寻出大英雄身上常常见到的气壮山河的悲壮色彩。但是,他的名字却家喻户晓,成为全社会学习的人格典范。  相似文献   
105.
陈晋 《党的文献》2013,(1):114-118
让口头讲话成为经典文献,在毛泽东那里,是寻常事,也是他习惯和擅长的一种研究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毛泽东关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三篇文献,《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都是在正式会议上口头讲出来的,事先没有稿子.从三篇口头讲话转化为经典文献的过程,不难看出一些重要门道:第一,讲话都酝酿于形势发展的关键时刻;第二,先“听”后讲,观点出自调查研究;第三,反复征求意见,补充和完善讲话的观点;第四,书面修改是确立和表达观点最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6.
陈晋 《党的文献》2011,(1):117-120
毛泽东读史,不只是读中国的,同时也读外国的,特别是对西方的历史,他也是常读不懈,十分了解的。英国作家威尔斯的《世界史纲》,就是他长置于床上,经常要翻阅的一本书。他既读世界通史,也读外国的国别史。为了研究美国的历史,他曾让人从北京图书馆借阅美国历史学家卡曼和施里特合著的《美国全史》等书。他还曾经特别叮嘱工作人员,借欧美的历史书,既“要有马克思主义者写的,也要有资产阶级学者写的”。1949年底出访苏联期间,毛泽东比较集中地看了《彼得大帝》、《拿破仑》、《库图佐夫》等十几部欧洲历史人物传记影片。斯大林知道后评价说:“毛泽东真聪明,有空就看人物传记片,这是了解历史最简捷的办法。”西方的历史,毛泽东最熟  相似文献   
107.
陈晋 《学习导报》2010,(1):26-28
1964年11月26日,毛泽东听取西南三线建设的工作汇报,谈到领导应该统一,不能多头,否则会出现内部决策危机时,讲了一个历史上的教训,他说:领导多头总是要失败的。太平天国的时候,洪秀全回了一趟广东,杨秀清说他回到天国了。洪秀全再回来时,将领们都是拥护杨秀清的。其实那时杨秀清更年轻有为些,洪秀全应该服从杨秀清的领导。但洪秀全是创教者,是领袖。两权对立,所以失败了。  相似文献   
108.
陈晋 《党建》2010,(4):55-56
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内英雄辈出,群星灿烂,人才极一时之盛。论军事指挥,有朱德、周恩来和被评为元帅的开国元勋们。论党务工作,有刘少奇、任弼时、陈云、邓小平、彭真等。论经济工作,有周恩来、陈云、薄一波、李富春、李先念等。论外事外联,有周恩来、陈毅、张闻天、王稼祥等。论宣传文化,有陆定一、陈伯达、胡乔木、周扬等。这些入的年龄,除朱德外,当时也只50岁上下。  相似文献   
109.
关于历史,人们不太陌生的一个比喻是,它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像一个人的记忆那样重要。一个人丧失了记忆就会成为白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轻慢和忘记自己的历史,那将是  相似文献   
110.
陈晋 《理论视野》2010,(5):15-19
从毛泽东的几件往事,即1944年的一封电报,在七大上提出可能遇到并要准备吃亏的难事,亲自主抓纠正"共产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多次倡导"只唱一出《香山记》",解读其领导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