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善者的契机     
那是一个阴云密布的午后,大雨瞬间倾盆而下。行人纷纷逃进附近的店铺躲雨。这时,一位浑身湿透的老妇人,步履蹒跚地走进费城一家百货商店。看着她狼狈的样子和简朴的衣裙,所有的售货员都对她爱理不理。  相似文献   
12.
“河北‘红豆汤事件’,70家企业都有问题,总计罚款平均下来,每家不到8万。”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小康说出这个数据,让在场的李克强总理非常惊讶。3月5日,在全国政协科技界别小组讨论会上,王小康再提此事:某个省份对超生的家庭罚款80万,可企业违法排污罚款还不到8万元。(据《中国青年报55)。  相似文献   
13.
任何社会态度及行为都是发生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农村文化是农村政治稳定的政治心理基础,农村文化的变迁使农村社会的政治稳定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必须以农民的政治心理为突破口,塑造具有现代政治心理的农村政治人,以促进农村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4.
从"国家政治"的层面研究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会对农村妇女在村民自治中的地位与作用做出不切实际的低估判断.本文以"村庄政治"为视角进行研究,证明日常生活中的政治传播是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有效形式,农村妇女在村民自治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因此得到真实、原本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国家治理从来都不是在孤立条件下存在的,而是依存于一定的政治生态。新中国70年政治生态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并分别呈现出在继往开来中探索前行、在适应新环境中不断调适和迈向整体优化的鲜明特征。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把查处腐败问题作为有力抓手、坚持"面子"与"里子"一起抓,是蕴含其间的基本经验。就近期而言,保持持续优化的基本方向、注重系统性谋划和以政治建设为重点则是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16.
权力的支配性和扩张性预设着权力腐败的空间和可能,腐败治理自始就寄托着人们的期待。对于县委书记权力腐败这个突出问题的分析和解剖不能仅仅局限于权力监督制约的视角,在全面、透彻地分析后,还应看到它与政治生态之间二元相向的关系,从政治生态的角度研判其权力腐败的内在机理。政治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概念,包含体制、文化和过程等三维要素。体制浸润在政治生态深层,对政治生态发挥根本意义上的规制作用;文化既型构着政治生态的基本内涵,也构成政治生态的外在表征;权力行使过程则对政治生态的形成和运行及其绩效产生直接影响。就县委书记权力腐败而言,体制层面的制约主要集中在权力高度集中体制和压力型政府体制;文化层面的规制主要集中在滞后型文化和断裂型文化;权力行使过程层面的影响则体现在公器私用和硬权力大行其道上。这三大要素虽然共同对县委书记权力腐败施加影响,但并非等量齐观,而是存在分殊差异。相比较而言,文化的影响是更深层次的,体制的影响是中观层面的,权力行使过程的影响则更为显性。  相似文献   
17.
温岭协商合作式治理实践,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有益探索。协商合作式治理模式有助于优化乡村治理格局,构建协商合作式模式既是乡村治理的未来趋向也是推动乡村发展的理性选择。构建协商合作式治理模式,需要注意六大因素:明晰乡村公共生活主体的权力来源及其彼此边界;主体多元;以合作代替冲突,以协商代替竞争;职能互补;参与方式力求多样;在互动中实现共识。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具有鲜明国家导向的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合理引导,尤其是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产生直接影响的农村基层政权的作用更加显见。然而,调研发现,钟摆式的举棋不定、失衡的权力结构、悬浮型的政社关系和失落的公信力客观上显现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基层政权的焦灼状态。从深层次看,这种焦灼状态同农村基层政权所要承担的招商引资、征地拆迁和信访维稳等“中心工作”直接相关。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基层政权还面临着到底该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者抑或是公共服务者的焦虑。从基层政权应然状态看,拓展其发展空间尚需从调整优化其基本职能、切实提升公信力、建立基层分权的行政体制、创新基层民主管理制度等层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陈朋 《群众》2020,(6):71-71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根基,其治理状态既是检验国家治理能力的微观窗口,也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能力水平的发挥。但是,在一个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基层治理难免呈现不同景观、出现不同问题。当前,一些地方出现了“局部空转”问题,正在消解基层治理效能,亟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陈朋 《人民论坛》2021,(9):19-23
“显绩”与“潜绩”都是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二者并无好坏优劣之分,在本质上是辩证统一的。“潜绩”是“显绩”的基础,“显绩”则是“潜绩”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和外在反映。然而,政绩观的偏离、考核机制的偏颇和较短的任期等因素,共同诱发了“显绩”与“潜绩”失去均衡,使一些干部乐此不疲地抓“大而快”的工程项目,倾向于抓有显示度的形象工程,不遗余力地抓“创新”“特色”,而忽略了需要久久为功的长期工程。对此,应从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科学合理设计考核指标、选择科学合理的考评方法、优化任期制等层面着力推动二者的合理均衡,以回归二者本质上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