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整体性、综合性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新世纪的一项伟大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我国农村、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短期内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在地方个别官员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思维还没有彻底转变过来的情况下,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时而发生的环境还正在被改变的条件下,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42.
一些干部对巡视组不讲真话,个别领导作风霸道,没有形成讲真话的政治氛围,怕讲真话于己不利,甚至有的人对巡视组把问题当成绩讲。针对这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中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组长任克礼,请他就当前在巡视工作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任克礼强调指出,要大力倡导实事求是精神,解决不讲真话的问题。他说,巡视制度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3.
严冰 《亚非纵横》2007,(5):8-11
去年9月19日泰国军人发动政变,推翻了他信政府,建立以政变领袖颂提为首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和以临时总理素拉育为首的过渡政府,人们曾认为这将结束因反他信运动造成的国内政局长期动荡,军方也承诺将尽快“还政于民”。但在此后长达近一年的时间里,泰国局势并未稳定,反而有进一步恶化的危险。因此,临时政府加快了制定新宪法、举行全国大选的步伐。  相似文献   
44.
中国的汇率政策主要考虑本国的因素,而不是个别国家的贸易状况。未来的任务主要是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而不是简单地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  相似文献   
45.
李玉赋简介 现任监察部副部长,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纪委、监察 部新闻发言人,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兼职教授。 李玉赋系国家行政学院和数所重点大学的兼职教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三届理事,第四 届常务理事。曾编著《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发达国家法律管理制度》等 多部政治、法律和管理类书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和《求是》等20 多家报刊上发表理论和评论文章70多万字。  相似文献   
46.
本刊讯(记者 严冰)9月19日,由中国政 策科学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国 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商务部国际 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等22家中央及国家部委研究机 构和全国性学术团体共同主办的今日中国论坛·中国 市长论坛在浙江温州隆重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 员长、今日中国论坛组委会主席蒋正华出席会议,并 作了题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城市经济健康 发展》的主题报告。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会长袁木主  相似文献   
47.
剩余控制权与企业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契约关系是企业和市场的共性,但企业的契约包含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企业比市场能承受契约更大不完全性的原因在于内部剩余控制权的运用。在理论上,企业财产所有权分析范式和监督与激励分析范式阐述了剩余控制权产生的两条路径,但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一致的,即进一步减少企业契约的不确定性。因此,文章认为,以剩余控制权为中心的权利结构使企业成为吸纳、消化不确定性的装置。  相似文献   
48.
西方各派企业理论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企业与不确定性的联系。在分析前人理论的基础上 ,文章将企业进一步概括为吸收、消化不确定性的“装置”。剩余控制权是企业“自觉力量”的灵魂 ;而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对应的制度安排则是企业承担不确定性的法宝。  相似文献   
49.
人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人的存在、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前不久,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人的哲学论纲》一书,则是人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也是作者26年来独立探索的思想结晶。  相似文献   
50.
近年来,对于中国经济的一举一动,人们都给予十分的关注。2004年12月3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势头;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央对2005年经济工作的谋篇布局,成为国内外经济观察家研究分析的重点。那么,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重点的安排呢?本刊特邀请在京的部分专家学者邱晓华、贾康、刘树成、张虎林、陈锡文、王忠明、杨泽军、田小宝、柴海涛、李君如、陈炎兵、郑京平等对我国2004年经济和2005年走势进行全方位的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