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4篇
法律   6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9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论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结构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各种新的矛盾不断产生,社会中不安定因素大量增加,如果处置不当,就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处置群体性事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良好的预警机制来防患于未然,将事态控制在萌芽阶段,制定行之有效的应急方案,在制度上作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62.
违反行政程序的可撤销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违反行政程序不会一律导致撤销 ,所以在行政审判上解决可撤销的司法判断标准 ,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考察普通法国家的相关标准理论之基础上 ,提出在我国推广因素考量的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63.
警察权的央地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凌云 《法学评论》2019,37(4):36-47
  相似文献   
64.
对行政诉讼起诉资格作用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对受案范围和原告资格理论的研究,都是行政行为加权益的思路,但会出现冲突, 进行概念整合,使用起诉资格的提法。可实现司法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相似文献   
65.
余凌云 《法商研究》2005,22(5):44-52
显失公正的内涵应当与比例原则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可以吸收比例原则的某些要素;显失公正没有必要向程序不公正拓展;显失公正的标准包括违反了实质意义上的公正、违反了形式公正以及不符合比例的要求。显失公正的适用范围应当进一步扩大到所有的行政行为而不是仅限于行政处罚行为。法院对显失公正的行政行为的司法判决应当适用撤销判决而不是变更判决。  相似文献   
66.
违反法定程序,不会一律导致行政行为被撤销。对于只是存在轻微瑕疵的行政程序违法,在行政诉讼上可以有几种司法反应方法,通过分析和评价这几种可能的司法反应方法,可以得出对这个问题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67.
余凌云 《法学家》2006,(5):138-145
部门行政法与行政法之间的关系不完全是总则与分论的关系.其与部门行政管理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以问题为核心的研究特点,很可能会催生出边缘性的、多学科交融的崭新学科.  相似文献   
68.
我国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已取得较为明显的疫情遏制效果,然而很多"硬核"措施却因非法、过度及"一刀切"等问题引发公众质疑。在疫情防控的严峻情势下,能否为实现及时遏制疫情蔓延这一目的而采取最强防控手段,即使于法无据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防疫执法不仅应于法有据,更要严格依法规范。  相似文献   
69.
现代行政法上的指南、手册和裁量基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凌云 《中国法学》2012,(4):125-135
本文以英国的"非正式规则"为参照系,结合我国实践和理论,逐一分析了指南、手册和裁量基准的效力、公开、制定主体和程序问题。指出它们对内因行政科层制而具有拘束力,对外呈现多样化的效力形态,应运用合法预期、"直接的权力因素检查"和相关考虑等理论,对其内容和条文逐个分析判断。它们提供了有益的裁量建构,只有公之于众,才能有效规范自由裁量。可以引入类似立法的程序予以控制,但要适度克制,避免其丧失灵活性。  相似文献   
70.
《醉驾司法解释》的出台,有助于缓解"醉驾入刑"后出现的"规则之失"的困局。但是,由于总体基调偏于保守,再加上受到规则创制空间的限制,该司法解释并不能彻底解决当前在办理醉酒驾车案件实践中所遇到的种种难题。为此,应当通过修改法律或者继续出台司法解释,从丰富妨碍酒精检测行为的应对措施、完善醉驾行为的认定标准、明确《刑法》第13条的适用方式以及界定缓刑的适用情形等方面,进一步推动办理醉驾案件规则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