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我在种植好58亩麦子的同时,承包了4个大棚搞育苗和蔬菜种植,又养了400多只土鸡,总收入达到12万元,非常不错。"二十四团六连职工张玉奇高兴地这样说道。伴着浓浓的秋色,走进二师焉耆垦区,一派繁忙,处处热闹。在绿洲,在田野,一处处由淡转浓的秋色竟相传述着丰收的喜悦。  相似文献   
22.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2008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则标志着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这30年既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质变的30年,也是社会主义法治从无到有、迈出了第一步的30年,而改革开放30年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等诸多层面所取得的进步,与中国经济法及经济法治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所谓"三十而立",于此历史性时刻,回顾中国经济法和经济法治的历程,其意义不言而喻。本刊特在2008年末期刊登中国当代经济法学家史际春教授的一篇访谈录,以纪念改革开放30年和中国经济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23.
冯辉 《清华法学》2023,(2):145-161
离职竞业限制违约金的确定缺乏明确的规则依据。在劳动者的竞业行为不构成侵犯商业秘密且用人单位无法证明实际损失的场景下,高额违约金的酌减完全依赖法官高度分散化的判断和裁量,不仅导致了同案不同判的司法秩序风险,也削弱了离职竞业限制违约金制度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意思自治与诚实信用之间的平衡效果。应基于整体主义的理念及方法完善离职竞业限制违约金的法律治理。以离职竞业限制补偿金作为违约金的裁量标准,允许用人单位主张不超过约定补偿金总额5倍的违约金。完善离职竞业限制违约金治理的配套制度,明确未约定补偿金不影响竞业限制协议效力、完善劳动者主张法定补偿金的确定规则、允许当事人就竞业限制违约金纠纷直接提起诉讼。引入竞业单位赔偿责任和劳动者离职竞业限制违约责任保险,构建离职竞业限制违约金的风险及成本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24.
目前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国有企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过大,其它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过小,并且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竞争力、经济效益差,出现了主导产业衰退、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结构性失业等问题。所以,只有提高企业的效益,才能实现东北老工业地区整体经济的振兴。  相似文献   
25.
连续3年来,农二师一鼓作气,连续以发放贴息贷款、建设养殖小区、开展市场服务的形式扶持职工发展自营养殖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今年6月底,全师牲畜存栏总数40万头(只)以上,其中具有特色和优势的自营马鹿养殖总数超过14000头,自营养殖牲畜占到全师养殖总量的90%以上。目前,全师职工已经累计使用贴息贷款2亿多元,出现了一个“贴息推进致富步,贷款推开致富门,职工踊跃养牲畜,增收增效奔小康”的好局面。在此期间——  相似文献   
26.
流动人口自组织是基于流动人口血缘、地缘等传统社会资本建立的非正式组织,是伴随着大量人口流动而必然出现的产物。在完善公共服务、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融合等方面弥补了政府不足与市场局限。但是,当前我国流动人口自组织缺乏足够的法律认可、资金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他们的发展同样面临着社会资本提升的困境,因此,亟须通过流动人口、政府部门等对社会资本进行改造与重塑,提升流动人口自组织的社会资本存量,实现流动人口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27.
文章分析了四川旅游行业的现状和人才需求状况以及旅游专业学生近年来的就业状况,找出旅游专业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提出增强其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8.
中国经济法得以发韧并勃兴的根本,乃在于其契合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对于法律调整的强烈需求。经济法的回应性、建构性、经济性和协调性组成的特质系统,使得经济法通过发现力、整合力和促进力实现了其在缔造制度竞争力中的驱动性价值。在产权和竞争两个制度板块上的创新代表着完善和强化中国经济法制度竞争力的主要方向。基于公私融合这一时代背景,中国经济法在制度竞争的视角下展现出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9.
普惠金融视野下企业公平融资权的法律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辉 《现代法学》2015,(1):78-89
法律介入企业融资的正当性不在于难易,而在于公平。企业有权以各种正当、合法的方式融资,发展普惠金融要求确立公平融资权的立法理念并完善相应的法制建设。理念确立的关键是在公平、安全与效率等目标及原则间形成平衡,促进企业公平融资与银行信贷自主、政府金融监管之间的协调。法制建设的核心是对既有的金融体制做结构性调整,其中,商业性金融中的竞争性供给与贷款申诉机制、政策性金融的角色匡正、合作性金融的合理回归是当下促进企业公平融资权的迫切之需。  相似文献   
30.
冯辉 《政法论坛》2012,(4):103-115
关于"跌倒扶不扶"的争议再次凸显出法律与人心的距离。就损害需要赔偿的个案立场而言,法院固然可以在特定的制度约束下、基于"保护弱者"的考虑而作出有利于跌倒者的判决;但从陌生人社会更需要公共政策指引社会规范的角度出发,法院的判决无疑应更具权衡精神方能经受及反作用于社会的考量。无论法院抑或行政机关,在公共政策的主导者和行动者意义上均应当提升回应与引导民意的意识及能力。由此出发,现代社会的法治,其价值和追求不应再局限于"定分止争"或是非抉择,而更应着力于推进公共政策的有效产出、落实并嵌入社会规范,推进社会主流价值观,推进法治实践中的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