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8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专项整治行动措施有着特殊功效,但是行动过多过频给基层带来了沉重负担,也给基层基础工作、公安执法公信力和法治文化培育等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因此,要加强统筹,完善组织模式,并着力推进长效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黑客产生于文化陷入空前危机的 6 0年代的美国。初期的黑客、黑客文化、黑客精神在推动计算机产生、发展以及捍卫网络自由方面曾作出过自己的贡献。但随着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 ,网络构成的复杂化以及黑客文化的畸形发展 ,黑客含义也发生了变化 ,黑客与犯罪越来越难脱干系。  相似文献   
13.
在刑法学中,犯罪的定义有形式定义和实质定义之分。如何看待我国刑法第十三条给犯罪下的定义,刑法学界有不同意见。有的同志认为,这是一个实质性定义,它从阶级本质上回答了在我国什么行为是犯罪,指明了各种犯罪行为危害的内容。多数同志认为,这个定义是从犯罪的阶级实质和法律形式的统一上给我国的犯罪行为下的一个完整的定义。但具体分析,犯罪具有几个基本特征或哪些特征,却存在明显分歧,有“三特征说”,有“两特征说”。文章同意后一种观点,即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是我国犯罪的两个基本特征,并明确指出,“应受刑罚处罚性”不是我国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治安形势复杂而警力严重不足的现实情况下,协警队伍作为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辅助力量,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内部与外部因素影响,这支队伍存在一些问题。对此要进一步推进协警工作职业化进程;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提高教育培训力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犯罪分子负案在逃增多成为司法机关面临的严峻现实。仅据江苏省某县检察院统计,该院1997年自侦案件中负案在选人员高达当年立案人数的20%,而历年来积案的80%是因为犯罪嫌疑人在进而无法结案,其中一犯罪嫌疑人在进长达14年之久。可以说负案在逃人员日益增多已严重影响到司法机关的诉讼效益,成为当前司法工作的一大障碍。负案出进,虽动机和目的各不相同,但归根结底都是在趋“利”避“害”心理下采取的行为,是躲避国家法律的追究,是对司法工作的抗拒。造成负案在进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我国立法上的欠缺不无关系。我国刑…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劳动是财富之父 ,土地是财富之母。”[1 ] 土地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和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2 ] 土地制度的优劣足以影响到一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社会政治的稳定。我国农村目前实行的土地制度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亟待改革。  相似文献   
17.
10月11日全国巡警防暴警比武降下帷幕.在京三天的比武角逐中,来自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公安机关的代表队强手如林,浙江省巡警防暴警队员知难而上,顽强拼搏,取得了单位团体总分第一,游泳项目团体第四,冲锋枪射击团体第六,攀登项目团体第五,防暴枪射击团体第七,催泪弹投掷团体第六,狙击步枪射击个人第八的好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厅领导提出的“单项有名次,团体进前八”的目标,以优异的成绩展示了浙江巡警防暴警的技能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8.
110接处警任务逐年递增,民警疲于应对、苦不堪言,影响了公安队伍的健康发展和接处警工作的深入推进。深化110接处警机制,一要加强社会联动和矛盾调处机制建设,二要完善工作制度规范,三要提高接处警民警的综合素质,四要注重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民警培训是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平台。提高民警培训质量需要培训教学、培训管理、培训保障共同发力,其中培训教学是关键。培训教学通常由一个个专题讲座组成(以下简称专题),培训教学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培训专题的质量。公安院校(训练基地)教师教官要致力于打造量足质优的好专题,不断提高民警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公安铁军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