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中国共产党   128篇
中国政治   7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11.
七十年代的中国,正是“文革”后期,在周总理等老一辈领导人的坚持之下,在人民的坚韧努力之下,祖国的建设事业在艰难中前进,表现那个时代建设风貌的中国画《银线横空谱新歌》则是那个时代的生产建设赞歌。 这幅画在那个时代无异于一股清风,吹进焦燥赤热之天,给人神清气爽之感,得到周总理的极大赞赏,发出指示,印成1975年的年历画,为中国百姓广为熟知,而且要作者复制多幅挂在驻外大使馆里,以展示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展示新中国的美术功力。这是一幅挂在世界各地的中国画,是那个时代中国向世界宣示形象的名画。 此画作者黄纯尧,现年近八  相似文献   
112.
吴跃农 《中州统战》2003,(11):40-42
中共第一代领导人为解决港澳台问题所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是今天“一国两制”方针的先导。可以说,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当时提出的主要设想和主张,经过第二代领导人、第三代领导人的具体推进,已经在香港、澳门的回归中实现,对台湾和平统一的基本设想,也正在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领导人提出的方针政策的努力实施中一步步向前推进。在中共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积极开展的对台工作中,邓颖超是新时期开展具体工作的重要领导人,她是第一代领导人和第二代领导人思想相承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运作者。弘扬第一代领导人对海峡对岸的政策感召力1978…  相似文献   
113.
2003年4月1日,《邓颖超》摄制组兵分两路,一路飞赴印度洋上的岛国斯里兰卡;另一路东渡扶桑,来到正值樱花盛开的日本。二十四年前的1979年4月,春光绚丽,75岁高龄的邓颖超率中国人大代表团访问日本。这也是全国人大代表团第一次出访日本,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亲自到机场送行。在此之前的1978年,中日两国缔结了中日友好条约,邓小平副总理访问了日本。“雨中两次游岚山,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到尽处突见一高山,流出泉水绿如许,绕石照人。潇潇雨,雾蒙浓,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姣妍。”周总理当年东渡日本时写下过的优美诗歌,现在还镌刻在日本京…  相似文献   
114.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一时间,杨振宁是先前往祖国大陆还是到台湾 探亲倍受关注。一杨振宁有一个名震海峡两岸的岳父杜聿明。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杨振宁还是无名之辈时,周总理就已经指示并安排渠道,通过从美国回来的杨振宁的老师张文裕递信,让在狱中的杜聿明与杨振宁取得书信联系;通过杨振宁告知杜聿明在台湾的家属和同学好友,杜聿明在北京一切安好,解除他们的担心忧思。杨振宁与杜致礼相识结合颇有戏剧性。1944年杨振宁从西南联大研究院毕业后到联大附中 教书,杜致礼是他执教的高二班上的学生,两人当时并…  相似文献   
115.
民营企业家给我们社会贡献的最宝贵精神文化品德就是创业精神。展示他们的这一精神文化品德 ,与党的政策精神是一致的 ,与社会的道德文化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6.
无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是普通老百姓 ,都十分喜欢这首歌———《茉莉花》。这首脍炙人口的苏北民歌 ,几乎是我们国家在重要交往中和国际重要场合的必奏之曲。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她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看花的人儿骂……1997年6月30日午夜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5楼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香港回归祖国的交接仪式在这里举行 ,在中英两国领导人出场前 ,中英两国军乐队各奏三首乐曲 ,中国军乐队演奏的第一首乐曲是江苏民歌《茉莉花》。第二天上午 ,在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庆典上 ,在谭盾指挥的《天、地、人》组曲中…  相似文献   
117.
在新中国的画坛上,有三位赫赫有名的艺术大师是从抗日烽火中走出来的,他们后来被戏称为"两个半".其中,"半个"是指参加革命前已学过画的黄胄,一个是指延安鲁艺培养的石鲁,另一个就是新四军中枪杆子笔杆子"双杆在握"的亚明.  相似文献   
118.
1945年初,全国各界政治力量对出席首届联合国成立大会中国代表团组成之事都很关注,在延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明确表态,没有共产党代表参加的中国代表团是不能接受的。蒋介石无视中共的意见,指示宋子文物色一个清一色的国民党人组团,中共立即表示强烈反对。2月18日,美国新任驻华大使赫尔利收到了中共副主席周恩来的电报,周恩来表示,中国目前没有民主的联合政府,现有的国民政府完全是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既不能代表解放区9000万人民,也不能代表国统区人民的民意。周恩来又致电出席国共谈判的国民党代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  相似文献   
119.
1997年6月30日午夜,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到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五楼,这里,将举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香港回归中国的交接仪式。在中英两国领导人出场前,中英两国军乐队各奏三首乐曲,中国军乐队演奏的第一首乐曲是江苏民歌《茉莉花》,乐曲悠扬亲切。  相似文献   
120.
霍英东最早见到邓小平是1964年的国庆之夜,霍英东作为港澳同胞的知名爱国人士,收到了落款是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宋庆龄的请柬,参加国庆招待会。在招待会即将结束之时,有一位个子不高、精神抖擞的中年人向霍英东走过来,依次同港澳的知名人士握手,这就是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第一副总理邓小平。霍英东还清晰地记得他讲的问候语:"欢迎您来北京"是慈祥的、温暖的。从邓小平的炯炯眼神中,霍英东看到了一种独有的坚毅、刚强与自信,和邓小平握手,霍英东感觉到很有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