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8篇
法律   45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研究(2)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第四章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本文采取通说即4要件说,分别从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2.
孙东东  刘瑞爽 《证据科学》2002,9(3):131-133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2年4月4日由国务院正式颁布,并将于2002年9月1日起实施.1987年6月29日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同时废止.<办法>运行了十多年,既不能有效保护医方的合法利益,也不能有效保护患方的合法权益,同时阻碍医学的进步,影响医疗行业的声誉,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条例>对<办法>作了重大补充和修改,它的出台将使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合理的保护.<条例>与<办法>相比,具有很大的进步,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将从如下7个方面对<条例>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23.
2 0 0 2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至为重要而关键的一年 ,是受世贸组织运行规则约束的第一年。在有关服务贸易协定中要求加入国家开放其包括传统公立服务部门在内的服务贸易 ,其中卫生服务也包括其中。因此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医疗服务领域必将带来机遇和挑战。在另一个方面 ,最近几年炒得沸沸扬扬的医疗纠纷处理的行政性法规迟迟出不了台 ,但是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却捷足先登 ,使得医疗纠纷的救济途径出现新的变化 ,国家司法机关的司法解释已经明确提出了司法救济的手段。这些新的形势在 2 0 0 2年里必将会给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带来不小的影响 ,甚至可能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同时 ,加入WTO对我国的司法鉴定行业也会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步伐将会加快。《法律与医学杂志》将不负使命 ,在新的一年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课题 ,将组织优秀的稿件 ,引导法律与医学专业领域开展学术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 ,指导该专业领域实际工作人员在观念上全面更新 ,与时俱进 ,及时掌握新的法律法规规定 ,处理和解决已经遇到和可能面临的问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仍将是我刊出版的宗旨 ,不同观点的文章 ,只要观点新颖、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都将成为我刊最受欢迎的文章。  相似文献   
24.
医疗损害赔偿诉讼难题及审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东东  张鹏 《证据科学》2011,19(3):357-376
《侵权责任法》第七章留下诸如当事人选择、案由确定、医疗过错和因果关系判断标准、病历证据属性、鉴定体制等许多实践操作的难题。对这些司法实践难题的解决.最高人民法院目前已经出台了部分司法解释,但实质性的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由于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司法解释有一个过程.在司法解释尚未出台之际,地方高级人民法院针寸当地的司法实践的具体情况。可以因地适宜出台地方司法审判指导文件。我们现在看到的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四个省市的地方审判指导文件,解决了各地审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的一些难题,在制度上有创斯之处,且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地方司法审判指导文件的出台,既解决了当前地方上医疗损害赔偿案件审理的困境.也为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司法解释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25.
<正> 我国刑法第15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对有关精神病人和醉酒人刑事责任能力的立法。司  相似文献   
26.
王新  孙东东 《证据科学》2004,11(2):152-156
现代社会对精神障碍者所产生的种种直接的、显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医学和法律两种评价体系来实现的,这在当前世界具有普遍性,我国也是如此。因此笔者首先将对这两种评价体系做一些简单的归纳、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27.
朱兆银  孙东东 《证据科学》2002,9(3):189-192
本文是关于现行《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30条规定的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研究课题。全文共分7章。分别对传染病危害与防治的历史与现状、传染病防治的中外立法概况、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概念、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犯罪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认定、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量刑和有关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法研究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讨论。第一章研究古今中外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和人民群众同传染病做斗争的艰难历程,指出传染病曾经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危害,阐明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性。第二章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立法概况,指出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立法是传染病防治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久远而且有待继续加强。第三章论述传染病防治罪的概念,并对中外刑法保护传染病防治管理秩序的发展历程以及必要性作了概要的研究。第四章对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犯罪构成特征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这是认识和把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关键,也是全文的重点。第五章是认定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应该注意的问题,阐述了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区别,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与相关犯罪的异同点,以及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特殊形态。从而更好地、全面地认识和把握该罪。第六章简单论述了对妨害传染病防治罪量刑过程中应理解和注意的几个方面,最主要的是应坚持贯彻刑法罪刑相适应原则的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第七章讨论有关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立法问题,主要是对引起艾滋病传播的行为应否规定为犯罪而处以刑罚,以及如何定罪处罚。并对疯牛病防治问题进行立法探讨。  相似文献   
28.
孙东东  吴正鑫 《证据科学》2000,7(4):170-171
长期以来,我国解决医事纠纷的方法主要有三条途径。第一条途径是医事纠纷双方通过协商自行和解。随着民众维权意识的提高和经济利益的驱使,纠纷双方自愿选择此途径解决纠纷的事例已越来越少。第二条途径是纠纷双方在律师、医政官员等第三方人士的主持下,本着协商自愿的原则,调解解决纠纷。此途径虽然经济、简便、但却由于程序不规范、定性不清、责任不明,难以保护纠纷双方的合法权益。其结果往往是以医方付出巨额经济损失为代价了结纠纷。而事后患方又反悔,反复纠缠医方,使得医方正常工作无法进行。第三条途径是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纠纷。通过诉讼解决纠纷,无疑其程序应是最公正的,其严肃性和强制性也是最强的。但是诉讼途径成本高、程序复杂、效率低。而且由于绝大多数法官医学知识缺乏,对有关证据的效力和诉讼进程难以把握,使医事纠纷的定性和处理困难,相对于其他类型案件的审理显苍白无力,案件久拖不决,判决结果也常常是纠纷双方都不满意。  相似文献   
29.
医疗事故鉴定中有关胎儿死亡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近年来 ,因胎死宫内引发的医疗纠纷案件不断增加 ①。有关司法机关、卫生行政机关在审理或调处此类纠纷时以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人员和法医学鉴定人员在进行鉴定时 ,却因现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中 ,对胎死宫内的定性、事故分级没有界定 ,而无从进行。使得胎儿父母和有关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直接导致纠纷的加剧。有鉴于此 ,笔者将根据生物医学、社会学、法学以及司法鉴定等相关学科的理论 ,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 ,结合我国国情 ,从胎儿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属性、法律地位、胎死宫内的定性以及医疗技术鉴定等方面进…  相似文献   
30.
论当前医患关系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几年来 ,有关医患关系的话题已成为社会热门话题 ,并且已产生了一些不良社会影响。究其原因 ,应当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 ,其核心问题是历史形成的我国现行医疗卫生事业的体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运行机制不合理 ,解决问题的渠道不通畅。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医患之间的信任危机目前在我国 ,医患之间缺乏相互信任的现象较为普遍。患者到医院看病怀疑医生的医术是否高明、诊治措施是否得当、是否开大方多收费。而同时医生面对患者也在考虑该患者是否隐瞒病史、是否在找茬挑事、是否借机讹诈。这种现象的成因 ,诚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