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党的理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皆属自觉形态的群体意识,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群众心理的基础和来源,具有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22.
五年前,河南省南阳市15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发展旅游业的议案。五年来,经南阳市两届人大常委会连续督办,两届政府不懈努力,如今——  相似文献   
23.
宋英俊 《重庆行政》2010,12(2):73-75
2010年2月,城乡建设部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将重庆、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确定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重庆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是继国务院3号文件后,又一次将重庆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重要规划,为重庆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24.
正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作为。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阐述了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并对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作出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指导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  相似文献   
25.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客观上要求干部形成与科学发展观相符合的正确政绩观。干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信度和效度依靠对干部的绩效考核进行价值评价,评价结果在正、负反馈机制的作用下,能有效促使干部形成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干部绩效考核与正确政绩观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正确政绩观的价值导向;干部绩效考核为干部政绩观提供价值评价;正确的政绩观是二者共同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26.
一项报告显示:2005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河南省南阳市共接待游客158.2万人次,全市各大景区游客爆满,各大饭店应接不暇。《南阳日报》以“火爆、火热、火红”评价南阳的旅游市场。这项由南阳市政府向该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提交的报告满怀信心地预测:完成旅游规划确定的“2005年接待游客突破4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0亿元”的目标十拿九稳!副市长姚龙其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时深有感触地说“:南阳旅游业的起步,得益于一件代表议案;南阳旅游产业的崛起,得益于市人大常委会五年来的不懈监督。一件议案催生了一个产业!”立议案,旅游…  相似文献   
27.
结构和功能是辩证法的一对范畴,要求人们从事物的构成方式和结构———功能的相互关系中把握事物的运动过程。本文从结构———功能的辩证关系视角,解析了八十五年来党践行先进性的伟大历程。并从结构———功能的辩证关系入手,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8.
提高公务员学习能力 构建效能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第三文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惊人的速度发生变革和进步。毫无疑问,推动社会发生变革和进步的是日新月异的知识,知识需要学习才能掌握和运用。当今世界无论哪个国家、政府、个人都纷纷卷入了伟大的学习革命的浪潮中。谁更快、更多地创新和掌握知识,谁就拥有主动权,谁就更具竞争力。世界各国政府为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都激情满  相似文献   
2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关系全局、影响深远,对党和国家的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正确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需要明确几个问题。一、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关系马克思最早论述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社会的物质生  相似文献   
30.
正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办、主编和参加编辑的报刊有十余家,长达半个多世纪。他们通过对自己报刊活动实践的总结和对新闻事业一般规律的理解,提出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基本原理,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新媒体时代,随着网络、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新闻传播的途径更多、速度更快、面积更广,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