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27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151篇
中国共产党   283篇
中国政治   345篇
政治理论   91篇
综合类   2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编前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纪检监察机关在不断加强案件审理工作的同时,也对这项工作的创新和提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浙江省在试点的基础上,探索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公开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刊特报道他们的做法,供各地参阅。  相似文献   
993.
营口市鲅鱼圈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监督公开工作,不断探索新时期人大监督的方法和途径,实现“四公开”,努力把人大常委会的监督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保证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公开透明,提高了监督水平。  相似文献   
994.
995.
左亚文 《探索》2004,3(6):70-73
彰显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特色,这不仅仅是一个表现形式的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文化的内在本质及其发展方向的根本问题,是一个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风问题。应在改造和重释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克服文化建设上的种种错误偏向,凸现文化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996.
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导向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宠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导向机制。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导向机制、生产行为导向机制、官员政绩导向机制、利益追求导向机制、消费行为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997.
论产业集群的培育与政府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发展的簇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是21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这三大趋势是产业内发展规律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按照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和扩大国际合作的要求。”把公共政策重点转向促进地方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不仅可以实现能源和资源的充分或循环利用,而且可以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成本优  相似文献   
998.
许春华 《新长征》2006,(12):16-17
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经济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必然对能矿资源有更大的需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资源节约、质量优化、科技先导的要求发展节约型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不仅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实现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99.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滚动发展、整体推进,这就要准确把握建设的新内涵,在创新、务实、突破上下功夫。从我省实际看,新农村建设应在以下五个方面求新、求实、求突破。  相似文献   
1000.
目前,高校收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高校收费从法律意义上讲包括许可收费、合理收费、违规收费三种。从教育实际状况看,高校的收费问题与微观政治行为有关。高校的微观政治行为有其积极的策略方式和内容。从价值判断基础上讲,高校微观政治行为的目标选择应符合教育组织的整体目标和社会公认的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