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篇
法律   192篇
中国共产党   250篇
中国政治   263篇
政治理论   55篇
综合类   9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武术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它是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与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何谓武德渗透?它是指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武术道德原则根植于学生心中,使他们遵循基本武术道德原则、养成自我改造、自我约束、自我批评等习惯,为形成高尚的道德和情操境界而努力。本文从理论出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研究进行阐述,旨在树立健身强体振兴民族的习武目的,培养学生高尚武德,进而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2.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上网人数的不断增加,网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日趋高涨,社会个体的权利意识逐步提高,网络民意成为我国公共领域的重要力量,不仅影响着社会个体的公共境遇,而且对政府管理的权威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和影响,冲击着政府的管制理念、“为民做主”理念、“官本位”理念、“围墙政治”理念;直面政府管理行为失当、政府官员行为失检、政府职能履行不力等管理弊病;检视政府公共决策的合理性、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以及主流舆论的导向性;考验政府的社会控制能力、社会协调能力、公共服务能力、民意吸纳能力等社会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53.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和利益主体正在发生重要变化,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并已成为世界上收入差距比较大,城乡差距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和城乡统筹的关键时期。为了有效破解难题,奠定城乡一体化最重要的制度基础,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应当是举全国之力建立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体制。  相似文献   
54.
张峰 《理论与改革》2014,(2):121-124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社会的发展,网络公共领域的构建成为一种可能。网络公共领域的"去中心化"与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使建立在传统"中心-边缘"架构下的政府治理模式凸显不足。网络公共领域中的信息传播路径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模式,网络民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发布者,控制导向式的管理行政日益式微,官僚制下的"分工-协作"凸显治理失灵,这就需要一种超越控制与自治的全新治理模式——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55.
56.
在我国当前教育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都未受到足够重视。这不利于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理论是解决我国民族教育问题的科学理论。"多元一体教育"的实质,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发展共识,在这一理论中,多元文化教育与一体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57.
何谓“地方政府公司化”“地方政府公司化”是对地方政府在市场条件下行为和角色的形象化描述。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完全背离了其自身应有的职能,而把自己变成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实体。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把财政收入视为最高动  相似文献   
58.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突出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地位,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丰富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的内涵,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党巩固执政基础、实现执政使命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9.
效率增长与公平分配嶂峰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面临着一个双重任务,它不仅要比资本主义更快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而且要比资本主义更合理地分配社会产品,实现更高程度的公平。正是着眼于这一双重任务,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一个新概括:“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0.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在商品流通领域内,继连锁热之后,代理制作为一种特殊的营销方式初露锋芒。 代理制是指流通企业通过合同等契约形式与生产企业订立代理协议,取得“销售权”,从而形成工商之间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来衔接产需,组织商品流通的一种贸易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