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农民有权与其他个人、群体同等地参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并享有成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必要上升到农民发展权的高度,并需要营造农民发展权的法制保障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和公力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2.
行政相对人权利的价值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相对人权利的价值可从四个层面加以分析。法哲学基础:自由和秩序必须得到综合考虑,自由价值更为重要;宪政基础:公民权利是政府权力的本原和归宿;行政法基础:现代行政法理念实际上蕴含着相对人权利第一位的倾向;现实基础:相对人权利与行政法治化、行政民主化、立宪主义的践行。  相似文献   
13.
从善恶共存与转化的人性论出发,行政相对人权利的救济机制可从四个方面加以重构:强力之间的抗衡机制、行政内部的自律机制、冲突双方的对话机制和社会中介的缓冲机制。强力之间的抗衡机制作为行政相对人权利救济的一个底线而始终存在,行政内部的自律机制具有他率机制所不可替代的效用,冲突双方的对话机制更有助于双方的沟通与融合,社会中介的缓冲机制则增大了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安全几率。  相似文献   
14.
新宪政主义视野下的信访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访制度的形式悖论及其存废之争,使信访制度的变革正处于一个紧要关口。新宪政主义具有宪政主义的一般价值,而且相对于传统宪政主义更具有实用性,应该将信访制度置身于新宪政主义的大视野中,理顺信访思维,设计出符合新宪政主义精神的信访制度。  相似文献   
15.
《信访条例》的修订,体现了人本行政、积极行政、程序行政、弹性行政和责任行政的精神,但在信访事件本身的公开化、信访秩序规定的合法性、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以及行政法治化的总体设计等问题上也存在着缺陷。从行政法的视角看,信访制度进一步改革的出路在于:扩大行政参与、塑造公民精神、理顺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建立人大主导下的信访格局和出台《信访法》。  相似文献   
16.
政府权力的本源和归宿是公民权利,政府应履行其实现公民权利最大化的职责,而制度与现实的非自恰性需要合乎环境的理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政府理念更应做到六大转变:由权威政府向人文政府转变;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变;由随意政府向诚信政府转变;由刚性政府向弹性政府转变;由守旧政府向创新政府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