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298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21.
中国旱事     
徐娜 《中国减灾》2011,(7):F0002-F0002
昔日的“鱼米之乡”,眼下却湖干河涸;本该丰水的季节,现在却旱魃肆虐。据民政部统计,截至5月27日,长江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共有3483.3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49.4亿元。5月底至6月初,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各部门全力以赴抗旱攻坚,积极调水、引水,指导农民生产自救,帮助旱区人民渡过难关,最大限度降低生产、生活损失。  相似文献   
122.
继2009年发表巨幅油画作品《汶川地震儿童档案》后,当代女作家、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孟晓云于2010年再次拿起画笔,描绘地震中的孩子们,记录他们的生死瞬间,创作了油画作品《"5.12"印象》,并将这些画作称为"亲爱的小孩"  相似文献   
123.
徐娜 《中国减灾》2011,(8X):65-65
<正>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经由改变心态而改变自己的生命。"事实确实如此,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你的人生,生活就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你。比如看待一件事情,可以这样看,也可以那样看,从不同的角度看,结论就不一样。本期特别挑选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心理图片,从不同角度去欣赏这些图  相似文献   
124.
徐娜  朱磊  刘金虎  王艳郁 《法制与社会》2011,(22):74+79-74,79
犯罪心理学的观点认为,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是犯罪行为发生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职务犯罪心理作为外界客观因素作用于个体的最终体现,是职务犯罪行为发生的最重要的内部原因和根据。本文拟从精神分析理论的视角对职务犯罪的心理原因进行探讨,以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职务犯罪这一犯罪现象,从而对其预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5.
徐娜 《中国减灾》2011,(9):32-33
近日,我国接连发生了多起涉及政府或企业组织的公共危机事件,包括中国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7·23”动车追尾事故、味千拉面“骨汤门”事件等,这些都引起了公众的普遍关注和网络热议。危机事件发生后,牵涉其中的部门以不同的方式向公众做出了解释和回应,效果也各不相同,体现了危机事件后与公众沟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6.
徐娜 《中国减灾》2011,(5):38-39
寒潮不断侵袭,干旱依旧持续。2011年伊始,异常天气就开始在中国"发威"。如果说寒潮只是影响了"菜篮子",那么持续的北方冬旱则可能会威胁到我们的"米袋子"。据  相似文献   
127.
徐娜  徐璨  周萍 《中国减灾》2015,(3):34-39
<正>二〇一四年,在开展应急工作之余,民政减灾救灾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本刊特聚焦我国民政减灾救灾工作,展现我国民政减灾救灾人在平凡岗位上取得的不平凡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8.
16岁的网瘾少年小邓,在被送到“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十几个小时后被殴身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日,曾两进网瘾训练营的网瘾少年小张向记者揭露了这种网瘾训练营的内幕。小张进的第一家训练营是广州起航拯救训练营。据小张讲,他进去后的第一天,被罚从下午两点一直站到第二天早上5点,然后到篮球场跑了100圈,  相似文献   
129.
徐娜 《中国减灾》2005,(3):11-11
首先,春季灾民救济是当前救灾救济工作的头等大事,各级民政部门要把春季灾民救济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切实做好。其次,春季灾民救济是整个救灾救济工作的关键时段,是救灾救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三,春季灾民救济是当前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和难得的主题实践行动。  相似文献   
130.
徐娜 《中国减灾》2005,(2):27-27
1月25日,在印度洋地震海啸发生整整一个月后,中国-东盟地震海啸预警研讨会在北京开幕。来自中国和东盟十国、东盟秘书处与联合国相关机构的专家和官员,以及印度、斯里兰卡、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观察员代表近百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开幕式并代表中国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