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298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31.
徐娜 《中国减灾》2014,(3):12-15
正2013年以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导致2013年冬季至2014年春季期间受灾群众口粮、衣被、取暖等面临较大困难。眼下已临近2014年春节,目前灾区面临的形势如何,冬春救助工作面临哪些困难?如何确保冬春救助不留死角,让灾区群众安全、温暖过冬?能否在计划时间内完成2013年的倒损民房恢复重建任务?如何在组织实施冬春救助的同时,继续做好新灾应急救助工作?近日,本刊记者就上述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32.
徐娜 《中国减灾》2010,(9):F0003-F0003
自古以来,洪水都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无数灾难。但是面对洪水的侵袭,各国人民在救灾之余“苦中找乐”,显示了乐观与豁达……  相似文献   
233.
明天,灾难或许还有;但今天,我国的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已经步履革新。有了这些沉沉的积淀,在任何灾难面前,我们应对的心会更加坚强,伸出的双手会更加坚实,迈出的步伐也会更加坚定……  相似文献   
234.
在《说文解字》里,对善的注解是“吉”。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慈善理念和慈善实践源远流长。慈善,这个念头可大可小,也许就一个恻隐之心,也许是一句关心的话,也许是一个助人一臂之力的豪举。慈善事来是政府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对困难群众和灾民的救助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民政部门极为重视慈善对救灾的支持作用,在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2001年初内蒙古、新疆的特大雪灾,2003年抗击“非典”活动和为印度洋海啸受  相似文献   
235.
《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  相似文献   
236.
2006年是“国际沙漠和荒漠化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全球沙漠展望》报告指出,受气候变化﹑水需求量增加﹑以及灌溉土壤盐碱化情况恶化等因素影响,全球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沙漠化威胁。  相似文献   
237.
徐娜 《中国减灾》2007,(12):6-7
7月18日,泉城济南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偌大的城市转瞬间变成了危机四伏的水乡泽国。经历过那场暴雨的人们,至今回想起那个令人心悸的夜晚都会感到压抑。然而,也就是这一年,山东省先后遭受风暴潮、风雹、洪涝、台风等多种自然灾害和秋季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特  相似文献   
238.
徐娜 《中国减灾》2012,(9):16-18
2012年5月12日,我国将迎来第四个国家"防灾减灾日"。这个特别的日子,蕴藉着华夏儿女对汶川地震遇难者的深切追思,昭示着中华民族前事不忘、共御天灾的坚定决心。今年的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期望公众能传承我国传统的防灾减灾文化精髓,大力弘扬近年来在应对汶川、玉树地震中凝聚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全民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39.
人类的祖先曾经仅仅靠双手和简单的工具,与各种动植物相邻为伴。伴随着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在社会进步、土地都市化的同时,升始变得日益脆弱,成了泥足巨人。一场流感可以摧毁一座城市,莫名其妙的艾滋病又继癌症之后成了人类的克星。现在,任何一个人一旦离开电力、汽油、药品、纯净水、加工过的食物和取暖设备……几乎连一天都无法生活下去。  相似文献   
240.
徐娜  王法 《中国减灾》2006,(9):20-22
核应急工作是国家应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核应急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国家核应急工作“十一五”规划纲要》已出炉,我国“十一五”期间的核应急工作正蓄势待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