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112篇
中国共产党   44篇
中国政治   127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典型案例一】某国有建筑企业承建经济适用楼(高20层)。在地基打桩完成后,开始盖第一层时,有人举报该企业存在严重偷工减料问题。而后有关部门进行了检测,发现基桩少打了20根,而且打下去的桩经抽查发现桩心没有用混凝土浇灌实。技术人员检测后建议,为保障楼房的安全质量,必须完全拆毁已盖好的地下层,重新打桩补桩,初步估计要花费数百万元。一、关于本案定性的争论关于该建筑企业及其直接责任人员严重偷工减料  相似文献   
2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自1994年7月1日实施以来,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十年的实践表明,现行公司法中许多制度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亟待完善之处;特别是中国  相似文献   
263.
论关联企业的识别与债权人法律救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的结构和形式永远是应企业生存环境的要求而变革的。由于关联关系的存在 ,关联企业之间、关联企业的股东之间、关联企业的债权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必须正确界定关联企业概念和法律特征 ,以完成对关联企业的识别。目前存在关联关系的滥用与关联公司债权人之间的冲突 ,债权人的利益易于受损 ,应该借鉴国外做法 ,建立相应的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264.
应当提倡审判人员学点经济学,注重经济信息,以开阔思路,拓宽视野,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前些日子,我参加了某市法院举办的一次别开生面的经济犯罪政策法律界限问题讨论会。被邀请参加的不仅有法院从事审判工作和审判研究的同志,有党、政、人大常委等机关的代表,有公安、检察兄弟部门的同志,还有银行、工商、税务等经济、市场管理部门的同志。与会同志对经济犯罪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265.
时少华 《中国发展》2011,11(5):57-61
中国社区主导型旅游村落的居民在参与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该文以北京郊区一个自然村落为例,针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过程中参与旅游规划与决策、村资源旅游经营、旅游监督、旅游收益分配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社区居民社区参与旅游不足问题背后的三个体制性影响因素,即村干部委托代理制度、村干部公共管理角色与经营角色的混合制度,以及乡村干部内部利益的庇护网,并提出了可选择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66.
论刑法中的多次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法和司法解释规定了若干"多次"实施危害行为的犯罪情形,有的"多次"是构成基本罪的定罪情节,有的则是成立情节加重犯的法定条件。还有的"多次"是为了明确犯罪数额或者数量的累计方法。正确认识"多次犯罪"的法律涵义,对于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持刑法规范的协调性和同类犯罪的罪刑均衡,有必要对侵犯财产等类型的犯罪,采取明确规定累计计算犯罪数额或数量的立法模式,并统一司法解释部门针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267.
时延安 《中国法学》2013,(1):175-191
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语境下,如何依循法治原则预防犯罪是一个亟需认真思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保安处分是预防犯罪不可或缺的法律制度,然而目前一些保安处分措施存在不同程度的合法性问题,其正当性根据也受到诸多质疑。其中,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形象,其存在的各种弊端成为不当干涉公民基本权益的隐患。完善我国保安处分制度,应提倡"重点突破、全面带进"的思路,即在废止劳教制度的同时,通盘考虑并解决目前各种保安处分措施存在的问题。实现保安处分措施的法治化,应首先解决合法化的问题,即形式上应明确保安处分措施的法律定位与权力归属,在实质上贯彻必要性和合比例性原则。  相似文献   
268.
分析海淀区食堂及餐馆的食品安全状况,可以为指导食品安全监督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根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动态等级评定表》得分及扣分情况,找出其扣分率较高的检查内容并比较了食堂和餐馆的食品安全状况。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69.
张正新 《政策》2013,(5):59-61
党的十八大从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要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法治湖北"建设的目标任务,明确  相似文献   
270.
正2013年互联网应用在商贸和金融领域的异军突起,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各种传统行业大规模"触网",并由此进入转型升级的新蓝海。当信息流和物流"殊途同归"时,传统商贸业被颠覆的时代来临。而当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再融为一体时,人们大约已经无法抗拒一场革命性变革的到来:互联网技术走出实验室进入流水线,我们迎来的是信息制造业和通信业的春天。但当互联网的应用进入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迎来的将是一场颠倒乾坤、改天换地的大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