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60篇
中国共产党   101篇
中国政治   88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今年1月3曰凌晨3时,因涉嫌诈骗被列为公安部网上追捕的在逃人员吴某,在与其同居的上海男友家中被连续伏击近20天的京沪警方抓获  相似文献   
82.
昔日的校园里,好容易才迎来一次与老朋友小霏的见面,眼看着电话里的彼此原来真实都那样的憔悴,不由得心领神会,眼圈一红,要知道我们曾是校园里的嘻哈宝贝,所向无敌的迪士尼四眼鸡丁.距离分别三载的千言万语还没有来得及说出口,各自的手机却突然叫起来,顽强不息地一次又一次.  相似文献   
83.
谵小语 《检察风云》2013,(15):82-83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论述、点评了儒释道各家的文化特点及代表人物,涉及诸多政治文化名人及梁漱溟本人一生重要活动。而众所周知的是,梁漱溟一生的重要活动大部分与中国近现代史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梁先生的人生细节中,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种文化与历史。  相似文献   
84.
一股股暴戾之气正像幽灵一样在很多国家蔓延——有人为发泄不满采取的极端言行,居然在网络时代可以引来一些人的“叫好”甚至欢呼。在中东,有网民为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在9月11日的抗议潮中被炸死拍手称快。在日本,变态的女网民把滥杀无辜者捧为“型男”,纷纷示爱。在美国,穆斯林无端承受着社会戾气带来的歧视。在欧洲,趁火打劫有时竟成“正...  相似文献   
85.
走进喀赞其     
新疆伊宁市南城区域的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分汉人街和聚居区两部分。区内居住着维、哈、塔、蒙、回、汉等族居民,宛若祖国大家庭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86.
晨景 《党政论坛》2012,(2):56-57
中国人提起部委,往往会加上“中央”两字作为前缀,因其往往掌握一个系统的全国性政策大权。中央的诸多法规和决策,背后多是部委意见,只是后来以中办国办(指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室)的名义发出,才戴上了中央的帽子。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部委资源分配的权力越来越大,所以才有“跑部钱进”之说,也由此国家发改委才会被称为“小国务院”。  相似文献   
87.
88.
这题目颇有点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很难一下想明白,越不易明白难免越要想,于是也就顾不得许多,只顾一路想下去。 官能荣人自不待说,如果做官实在是件丢人的事,那么陶渊明这样的人物就不会寥若晨星。人能荣官则实属罕见,自古及今某官非由某人来做的事固然也有,但某官由某人做后即可使这官位在人们心目中增值的事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没有。而相反的情况则比比皆是,以至使人感觉很难说清究竟是人坏了官还是官坏了人。  相似文献   
89.
编辑同志: 我是一家企业的工人,正在申请入党。最近,在厂里举办的理论学习培训班上,大家暴露出不少“活”思想。有人认为,自己奋斗是为了“挣钱和温暖的小家庭”;也有人讲,“政治是虚的,权力是硬的,票子是实的”……可谓“无人信高洁”了。大家之所以暴露这些真实思想,就是想通过学习来分清是非,统一思想。您能助我们—臂之力吗?  相似文献   
90.
高梁,1944年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新华社、外交部、中宣部工作,曾任中宣部外宣局局长等职。2006年逝世。本文根据对高梁同志生前进行的访谈记录整理而成。记者:高梁同志,您长期工作在新闻和外交战线上,曾多次近距离接触周恩来,其中一定有不少细节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