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正这是一起首席代表与代表处就奖金问题发生纠纷的案件,此案件中主要涉及的法律问题有三个,一是首席代表与代表处之间的法律关系,双方的争议能否成为劳动争议。二是外国企业在华代表处的性质与功能,是否具备开展销售业务以及实体经营业务的权限。三是首席代表的奖金、提成应由谁来确定。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是我国劳动争议集中爆发的一年.从北京市的统计情况看,1~9月.该市劳动争议部门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2954件,同比增长103.8%;同期,该市各法院共受理一审劳动争议案件12140件,同比上升89.7%.  相似文献   
13.
正同工不同酬,是劳务派遣制度受到社会诟病的症结之一,也是用工单位选择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主要动因。本案中的劳动者,被派遣至用工单位工作,却不能享受与用工单位正式职工相同的待遇,由于证据的限制,劳动者难以通过法律渠道维护合法权益。在社会日益发展的背景下,落实并细化同工同酬标准,制定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规范,应当成为劳务  相似文献   
14.
<正>用工单位主张劳动者系被派遣员工,可是劳动者既未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也未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那么用工单位所主张的劳务派遣关系是否合法成立,如何才能认定劳务派遣关系的成立。经典案例:石某于2003年4月进入某医院工作,从事的工作有焚烧医疗垃圾、烧锅炉及保洁,2003年4月至2004年7月期间在焚烧炉处工作,2004年11月至2005年3月及2005年11月至2006年3月期间在锅炉房工作,该医院未  相似文献   
15.
正本案为涉及虚假劳务派遣的群体性纠纷案件,当事人因单位拒签劳动合同、拒付加班费等问题与单位发生纠纷,单位却以当事人属于劳务派遣工为由,拒绝履行相应的义务。如何鉴定一种用工方式是否为劳务派遣,涉及劳务派遣用工的规范化管理,更关系到劳动者权益的保障。本案通过证据的展示和分析,重点剖析了劳务派遣用工的合法性界定,对于用人单位规范用工、降低用工风险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首例“自杀为工伤”案;首例无固定期合同被解除员工败诉;发出首个劳动报酬支付令;反抑郁症歧视第一案IBM辞退抑郁症员工败诉;首例用人单位请求撤销仲裁裁决申请被驳回;外国人在华就业遭遇劳动合同法难题;工会主席遭辞退维权胜诉一审获赔17万余元;首例辞职员工要求公司支付年休假工资案;10元诉讼费索赔256万亿美元;腾讯起诉15名离职员工跳槽竞争对手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