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杜涛 《北方法学》2013,7(5):117-123
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球关注,与此相应,气候变化诉讼案件在世界各国法院大量涌现。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其他国家,气候变化诉讼都面临一个法律障碍:法院是否有权进行裁决。这取决于各个国家是否将气候变化问题视为法律问题。在美国,气候变化诉讼从产生之日起就面临所谓的"政治理论问题"的困扰。根据美国最高法院判例,政治性的问题或者那些被宪法和法律授予行政部门负责的问题,决不能由本法院来处理。气候问题是不是政治问题,引起了法律界的广泛关注。美国法院的判决在双方面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随着跨国气候变化诉讼的增加,联合国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应该及早在法律上作出应对。  相似文献   
32.
杜涛 《德国研究》2002,17(4):42-46
德国的国际私法在世界上具有独特地位 ,尤其对中国清末民国时期的国际私法立法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长期以来 ,德国 19世纪末的国际私法立法过程始终不为人所了解 ,导致人们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观点。实际上 ,德国 1896年的国际私法立法受到了德国当时的外交政策的巨大影响 ,在此过程中 ,始终贯穿着外交部和司法部在政治上的斗争。德国 1896年国际私法立法没有采取萨维尼所提倡的“多边”冲突规范 ,而是一种折中的产物 ,并具有明显的单边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33.
管理会计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从西方引入我国后 ,已经历了 2 0年的发展历程。但我国的管理会计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方面 ,同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因此 ,只有找到问题 ,解决问题 ,才能使管理会计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格尔哈特.克格尔是二战后德国国际私法学界的领袖人物,是国际私法中利益法学的创立者。他将国际私法上的利益分为当事人的利益、交往利益和制度利益三种类型,通过对各种法律关系中所体现的三种利益的分析,确定其连结点。在利益法学的基础上,克格尔对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美国"冲突法革命"提出了强烈批判,坚决捍卫德国传统国际私法思想。尽管受到一些学者的批判,克格尔的利益法学国际私法理论对于抵制美国法律对欧洲大陆的入侵和德国国际私法立法的改革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5.
杜涛 《社会主义论坛》2013,(5):50-50,53
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要使社会管理工作真正起到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关键要切实做到“七个统筹”。提升“人性化”管理水平,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思考和谋划,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为突破口,改变主要靠行政手段通过“管、控、压、罚”实施社会管理的方式,通过走群众路线、平等商讨、做好服务的办法,强化公共政策制定,  相似文献   
36.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法律适用法>的制定过程中,如何界定法律适用规则的效力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大陆法国家的一些学者受到英美法系诉讼制度的影响,主张法律适用规则是选择性适用规范,除当事人主动要求适用外,不得由法官依职权主动予以适用.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要求法官必须依照中国法律适用规则的指定确定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准据法.但在晚近的实践中,我国法官经常采用类似于选择性冲突法理论的做法.近年来的民事司法审判制度改革借鉴了西方国家的当事入主义诉讼模式,适当减少法官对审判程序的干预,扩大当事人对案件的自主权.本文认为,应构建一种当事人主义和法官释明义务相结合的法律适用规则的适用模式,以完善我国的涉外民事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37.
德国比较法学之父拉贝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比较法学之开端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 ,标志性的史证是原东吴大学或后来的中国比较法学院。但是 ,我国大陆比较法学的真正展开应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即上个世纪 80年代以后。 2 0多年来 ,中国的比较法学可以说有了长足的发展进步 ,但即使如此 ,我们也必须看到 ,中国的比较法学事实上至今还很落后。相比于欧洲一些国家 ,我们的比较法学差不多落后半个多世纪。对于国外比较法学的发展及其已经取得的成果 ,我们至今知之有限。此处杜涛之文 ,已是一个例证。因为像拉贝尔这样在德国乃至世界比较法学发展过程中占有独特而重要地位的法学家 ,国内法学界知之甚少。说拉贝尔是德国比较法学之父 ,可能会有人提出疑义 ,因为在此之前的安舍尔姆·费尔巴哈和鲁道夫·耶林都曾为比较法学做过准备 ,而且有一定的尝试 ,他们因此也被人们誉为德国比较法学的先驱或者鼻祖。当然 ,真正将比较法学在德国做一个学科领域予以鼓吹建立 ,并培养了一批卓有成就的世界级比较法学者 ,进而将比较法学在德国推广开来直至影响后世各国的 ,拉贝尔功不可没。在此意义上 ,称他为德国比较法学之父似乎也不为过。通过此处所呈之文 ,读者大致可以了解此中美誉的缘由。  相似文献   
38.
司伟  杜涛 《人民司法》2023,(32):18-22
<正>2016年9月,全国法院执行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树立善意执行理念,在不损害债权人利益前提下,尽量优先采取方便执行且对当事人生产经营影响较小的执行措施……要树立文明执行理念,耐心细致做好法律政策解释、思想疏导、说服教育等工作,提高执行工作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