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5篇
综合类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现代博弈论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而主要是一种方法.把现代博弈论核心概念纳什均衡引入伦理道德领域,能够使伦理道德问题得到全新的方法论观照,其中也包括问题更为复杂的市场伦理.通过对纳什均衡经典博弈例子的剖析,可以揭示诚信范畴的重要性和市场价值,反映出价值理性对于市场抉择的不可或缺,以及古典经济学对个人的工具理性的过度依赖的缺限,并从中说明政府在促进市场竞争中的诚信建设具有重要作为.  相似文献   
22.
科学发展观在阐明新的发展理念的同时 ,包含着极为重要的社会主义政治伦理建设的价值取向 :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价值取向 ,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伦理的价值取向和建设社会主义全球政治伦理的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伦理价值取向将保证中国社会发展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健康前行。  相似文献   
23.
王仕国 《求实》2016,(11):12-20
五大发展理念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指导和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问题的行动指南。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中国化、时代化,不仅在理念内涵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而且在方法论上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创新,实现了发展理念的自我更新、自我变革,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4.
王仕国 《求实》2012,(12):36-40
马克思的政治伦理思想超越了西方政治哲学传统,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着自己鲜明的理论特征和价值立场。马克思在政治伦理的方法论上实现了三大变革:从"思辨理性"史观转向唯物史论、从注重"理论批判"转向注重"实践批判"及从"片面性"转向"总体性",从而开辟了社会政治伦理思想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5.
党在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战略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个纲领性文件将载入党的文献史册并成为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6.
王仕国  赖海燕 《求实》2006,1(8):40-42
执政伦理是政治伦理的核心构成,一个国家的政治价值观通常由执政党的执政伦理所主导。执政党的执政伦理及其价值取向,最主要的是体现在为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并为这些重大路线方针政策奠定政治道德基础。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实践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蕴含和体现了民主、公平、合法性的执政伦理观,并由此构成了执政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27.
政治活动与政治价值是在实践哲学视阈下的政治概念的辩证统一,二者相辅相成.政治价值是政治活动的本质,政治活动是政治价值的根源,政治价值规导着政治活动.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特别是理解政治价值在政治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8.
价值属于实践范畴,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命题。无论是价值的生成,还是价值判断、价值取向等价值活动,实践都起着基础性作用。价值的实践性本质内涵是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实现自身目的而肯定自身的活动,包含着根本性的人本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