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法律   45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正>预防冤假错案的目标原本应当是纠错、防错,但实践中却变成一边纠错,一边还在不停犯错,这是不对的。经济犯罪,特别是经济犯罪中职务犯罪问题,没有真凶,没有死人,冤假错案很难被发现和纠正。职务犯罪比较复杂,涉及刑事民事交叉;犯罪行为比较隐秘,证据问题比较混乱,证据最难找,容易出现冤假错案。  相似文献   
32.
回顾20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发展的历史,可以不容置疑地认为,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在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的过程中,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法治建设起步很晚,但发展速度却很快,可以说在思想观念和司法体制上都发生了急剧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成功,标志着我党关于法治建设发展战略决策的正确性和  相似文献   
33.
34.
刑讯逼供,是损害法律尊严、践踏人权的犯罪行为,但刑讯逼供却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严禁刑讯逼供,而且在司法实践中也惩治了不少刑讯逼供的犯罪分子。然而,刑讯逼供并未被彻底根治,刑讯逼供案件仍屡见不鲜,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法律严禁刑讯逼供而屡禁不止?如何有效遏制刑讯逼供?为此本刊编辑部约请有关专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5.
第五个问题法庭辩论技巧的具体运用这个问题比较庞杂,我只能就个人体会较深的几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来谈谈感受,不可能全面展开,更谈不上系统性。一、深入浅出,生动形象法庭辩论是一场关于事实、法律和理论争论,常常会涉及到一些复杂、疑难的理论问题。同时,由于辩论的对手不同,有时候简单的问题也会变得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有针对性地使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深入浅出,往往会收到明显的效果。前几年我办了一个因承包经营而被指控犯罪的案件,被告关了五年半,起诉他贪污近四十万,诈骗近四十万,再加行贿共三个…  相似文献   
36.
编者按:田文昌先生不仅是理论学界建树颇丰的刑法教授,也是诉讼领域名闻通途的执业律师。本文是他的法庭论辩艺术精华所在、为业内人士备加推崇。编辑部应广大律师要求,分期编发此文,以飨读者。第一个问题首先谈新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夫于刑事辩护和刑事案件代理当中律师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律师参与刑事案件的工作内容和阶段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可以分为三项内容和两个阶段(或三个阶段)。三项内容:一个是被告辩护人,这是和原来的规定一致的。再一个是被害人代理,这点在原刑诉法中没有规定,后来逐步地开始了这…  相似文献   
37.
在市场经济法治化的进程中,市场主体对专业法律服务的需求日益广泛和强烈,因此,律师的作用不仅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只有律师才能以其特有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乃至与社会的经济活动溶为一体,随时随地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但是,目前我国律师专业法律服务的作用却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究其原因,这种局面与目前法律服务市场需求的特点和律师队伍的自身状况具有直接关系。一、我国目前市场主体对法律服务需求的特点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都处于发展中初级阶段的现实条件下,经济与法治的结合尚处于磨合过…  相似文献   
38.
行为人自动放弃可能重复实施的侵害,是否是犯罪中止?这是个争论已久的问题。许多人对此认为,不是犯罪中止,理由是这种情况下犯罪行为已经实施终了,其犯罪结果来出现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因而,只能是实施终了的犯罪未遂,不符合犯罪中止的条件。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援引的案例几乎是一致的:在杀人犯罪中,犯罪分子向被害人开枪射击,第一枪未打中,完全有条件  相似文献   
39.
刑事诉讼:律师为你而困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会见难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就可以聘请律师,受委托的律师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这是国际通行司法惯例,也是新刑诉法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重大改革,亦作为“律师提前介入”的重要标志。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在我国签字承认的联合国《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中已有规定:“应有充分机会、时间和便利条件以接受律师来访和与律师联系协商。”但是,我们的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时,大多并未真正取得“充分机会、时间和便利条件”。刑诉法第96条规定,受委托的律师在侦查阶段“可以会…  相似文献   
40.
田文昌 《中国律师》2004,(12):55-55
律师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律师既不代表正义也不代表邪恶,而是通过参与司法活动的整体过程去实现并体现正义。简言之,律师就是以依法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的方式去实现维护正义的目标。人们有时将律师视为正义的化身,似乎律师自身就可以代表正义;有时又将律师视为邪恶的代表,似乎律师天生就是亵渎正义的恶魔。其实,这两种认识都不正确。道理很简单:正义的概念是抽象的,人人都可以自以为代表正义和维护正义,而对于正义的价值观却会因人而异,各不相同。更何况,在不同的时空中评价正义的社会标准也会发生变化。如此,便出现了评价正义的法律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