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0 毫秒
11.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表现出强劲的“变动性”,其发展趋势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日趋拉大。在这样一个充满变革色彩的当今世界,民族国家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其相互关系也在不断调整之中。冷战的“意外”终结给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带来了新的内容。在世界经济领域,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不断加速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加剧,全球经济问题日益突出,等等。在世界政治领域,政治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发展,等等。上述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对民族国家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的…  相似文献   
12.
秦治来 《外交评论》2005,47(5):50-56
以德.代元主编的《国际关系理论批判》作为分析文本,着重评述最近出现的英美学派“大辩论”所涵盖的3个基本问题。目前这场仍在继续的“学派大辩论”,为我们认识国际关系学界两种不同的理论发展取向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尤其是,这场“后学”视角下的“学派大辩论”清晰地勾勒出一幅“非线性拓展的国际关系理论未来图画”。  相似文献   
13.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地提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和国家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真实表达了中国人民愿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推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崇高追求。  相似文献   
14.
英国学派的主要理论缺失,在于未能重视世界社会的概念。虽然它对该学派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英国学派的思维框架中,它既没有得到前后一贯的使用,也未能得到明确而又系统的阐述。从世界社会这个概念出发,本文详细分析了巴里·布赞对英国学派的四次理论修正及其对该学派“未来发展议程”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国际关系学从来都不是一门美国的社会科学即使西方一直在其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它也仍然是一个具有多样性的统一体。纵观国际关系学的发展历史,美国的现实主义受到了结构理论和历史社会学、批判理论的挑战;从学科现状来看,西方的狭隘主义正在逐渐消失;从美国以外的区域来看,欧洲大陆学者在战略研究、冲突研究等一些主要的国际关系学次领域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欧洲的国际关系学者开始探索非西方世界尤其是中国、日本和阿拉伯国家的国际关系著述,这种新的研究潮流对单纯使用英语造成的思想偏狭能够起到有益的抵消作用。因此,国际关系学并不存在霸权,学术传统、研究方法和研究议程的差别一直存在,而且这种判断也可能适合欧盟和北美之外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从地缘因素的角度看,建设和谐周边在中国外交布局中的地位最为关键。提出推动建设和谐周边,是当代中国顺应周边发展潮流并基于自身国情而做出的战略选择。建设和谐周边是一项有章可循的系统工程,可以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区域机制等领域有序展开。建设和谐周边,必将推动中国周边外交战略迈上新高度。  相似文献   
17.
建构主义是二战后国际政治学界继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之后出现的第三个重要理论丰碑。在 建构主义的发展过程中, 温特对加强国际关系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起到了显著作用。传统建构主义的理论体系包 括:整体主义的方法论、理念主义的本体论、科学实在论的认识论。传统建构主义不仅是一种体系理论, 也是一种 身份政治理论、学习进化理论。传统建构主义对国际政治学产生的实际效果远未达到预期目标。传统建构主义在 本体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等方面的缺失, 大大限制了它对传统国际政治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坚持科学发展、倡导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将和谐理念逐渐拓展到周边地区事务领域,逐步形成了推动建设和谐周边的重大战略思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推动建设和谐周边要求我们提高应对周边地区形势和处理周边事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霸权·制度·战略——读《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治来 《国际观察》2006,78(5):76-79
二战结束,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在世界权力结构的优势地位更加明显,美国霸权的神奇性色彩愈发突出.然而,对于美国霸权在世界政治转型中所出现的新变化,已有的霸权理论模式("霸权稳定论"、"霸权周期理论"、"霸权转移论"等)未能做出迅速而有效的解释,国际关系学界有必要对此而为之.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门洪华博士新近完成的<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以下简称<霸权之翼>)一书,[1]就是上述有益探索中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20.
展望未来的一年,国际社会有几种需要关注的发展趋势。趋势一:世界经济在挑战中保持平稳增长未来的一年,世界经济仍然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因素。首先,2006年的欧元区经济难以走出低谷,这是因为刺激欧元区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需求萎靡不振,欧元有所贬值。其次,国际原油价格不仅过高,而且价格波动过大,对于世界各国的潜在风险明显增加。再次,其他的不确定因素包括:世界范围内的房屋价格居高不下,房地产行业明显出现泡沫现象;近年来频繁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和自然灾害;等等。然而,世界经济也存在一些有利于稳定增长的条件,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