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4篇
综合类   1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道路交通事故制动拖印可以判断肇事车辆的逃逸方向,推算肇事车辆制动前的车速,判断肇事车辆的接触点,但正确无误地认定有一定的困难。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人员应根据制动拖印的明显的特征,较长的刮痕、积聚物等痕迹物证来正确认定和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12.
公安院校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体系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满泉 《公安教育》2009,(10):62-65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资源配置的方式、教学条件组合的形式和教学手段运用的范式的总和,是一个学校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最为集中、最为典型的一种表征。公安院校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特殊的社会管理工作,既服务于社会又管理社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偷盗车辆、转借、租赁、挂靠、承包、擅自私用、分期付款买卖的车辆所发生的交通事故情形较多,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问题历来争议较大,是交通事故赔偿案中的难点,比较研究国外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指出现行立法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几点建议,从理论上解决当前和今后发生交通事故赔偿主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有以下问题应予以重新认识: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作为一种不可诉讼的行为来对待是不妥的,应将其纳入行政诉讼受理案件的范围;在赔偿问题上,应提高死亡补偿标准,增加死亡补偿年限以及伤残者生活补助标准;应将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与死亡补偿费分开计算;应加强事故处理人员的现场意识、证据意识。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内容值得探讨。详细解读《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道路交通安全法》存在的问题,例如在草案法律名称、相关概念表述、交通管理的主体、裁决处罚权限规定、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建议对《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修改,希望能为立法机关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刑法对交通肇事罪进行了比较重大的修改,但对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这一加重情节的规定较为简单,而现实中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非常复杂,从而导致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较大分歧。2000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界定以及相关情节的认定问题作了解释,但是该解释仍然存在可商榷之处。笔者以刑法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对象范围、罪过形式以及司法界定的分析探究,以加深对此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在各类交通事故中 ,因偷盗车辆、转借、租赁、承包、擅自私用、分期付款买卖而驾驶车辆所发生的交通事故情形较多 ,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问题历来争议较大 ,是交通事故赔偿案中的难点 ,我们有必要比较研究国外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界定 ,以弥补现行立法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内容值得探讨,本文详细解读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主要内容,指出《道路交通安全法》存在的问题,例如草案法律名称、相关概念表述、交通管理的主体、裁决处罚权限规定、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等。并对《道路交通安全法》提出了修改建议,希望能为立法机关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中外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十分严峻。通过对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助、管理人员严格公正执法、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责任等方面和我国的交通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我国目前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管满泉 《公安学刊》2003,(3):58-60,79
道路概念的界定,直接涉及到道路交通管理调整的范围。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对道路的外延规范过窄且较为含糊,使得管理者一方面对一些道路和地点的管理无法律依据可言,另一方面又经常为非道路上发生的事故进行协调,这样,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很容易衍生出不如实统计上报、管辖权限混乱、混淆罪与非罪、行政不作为等许多问题。准确界定道路的概念,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将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