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3篇
中国政治   9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的缅甸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圣达 《东南亚》2002,(3):59-64
尽管中国有关缅甸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但现代社会科学意义上的缅甸研究 ,却是进入 2 0世纪后才开始的。长期以来 ,对缅甸历史的研究一直是中国缅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领域包括了缅甸历史、文化、民族、经济、政治各个方面。目前 ,中国学者正在加强对当代缅甸经济和政治、民族问题以及毒品问题的研究 ,并努力加强与国外缅甸研究同行的学术联系。本文拟对中国的缅甸研究作一个简要的回顾与展望 ,限于篇幅 ,囿于所见 ,难以论述得全面周到 ,尤其是在提及研究成果方面难免遗珠之憾。一、中国缅甸研究的主要成就中国古代文献中…  相似文献   
52.
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给相对稳定的东南亚政治局势造成强烈冲击,导致政权频繁更迭,民主化进程加快,伊斯兰极端势力抬头,民族和宗教问题日益突出.金融危机的影响在短期内还难以消除.  相似文献   
53.
对缅甸的研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古籍中涉及缅甸的有关著作,就不下一百四十种。近人也有不少有关缅甸的译著,如伊梓鉴著的《缅甸史略》、张诚孙的《中英滇缅边界问题》和姚枬先生译的《缅甸史》等。姚枬先生还写过多篇有关缅甸史的论文。但是总的说来,那时对缅甸的研究,还是零散的、非系统的。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内对缅甸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三十五年间有发展也有停顿,但总的说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在发展,对缅甸历史和现状的研究都取得了一些成果。回顾一下新中国对缅甸研究的情况,对于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该是不无稗益的。  相似文献   
54.
在战后东南亚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最为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就是从纵向发展的角度审视东南亚各国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其核心问题是民主与发展的关系。 战后东南亚各国的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部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政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了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影响两个方面。就国际政治的影响而言,二战后以美苏对峙为主要特征的世界政治发展以及冷战结束后多极化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都对东南亚产生了深刻的有时是非常直接的影响。其最突出的表现,有持续了近三十年的两次印度支那战争、越南南北分离和统一、1978年以后的柬埔寨问题,这些事件在越、老、柬的发展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也对别的东南亚国家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他如东  相似文献   
55.
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是西方世界著名的东方学研究中心之一。它成立于1916年,时名东方研究学院,1938年改为现名。研究范围包括整个亚洲和非洲地区,所以,在中国有人称它为亚非学院。它的英文简称是“索亚斯” (SOAS)。几十年来,索亚斯人才辈出,对东方学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国际上享有较大的声誉。现在,全校拥有教师约200人,学生1000多人。师生来自世界上70多个国家。 索亚斯的东南亚教学与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早在1934年,院内就设立了东南亚系。英国著名  相似文献   
56.
中国古代文化在东南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曾给予东南亚各国直接、广泛、深入的影响。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文化与东南亚某些国家的文化达到了十分亲密、水乳交融的程度,极大地影响了这些国家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本文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方面对此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57.
泰国北部的清迈及其邻近地区,历史上同我国特别是同云南西双版纳关系十分密切,元代至顺年间曾在这一带设八百等处宣慰使,明洪武时又改置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明嘉靖年问八百大甸入缅甸,以后又归曼谷王朝。因此,研究清迈地区的历史对于中缅、中泰、泰缅关系史和泰国史,都有重要的意义。1983年11月,泰国清迈大学历史学家卢乍亚·阿帕空先生来我所访问期间,作了“曼谷王朝同泰北各邦关系”的学术报告。他的论文《1884—1908年间泰北各邦行政制度的变革》,较为详尽地论述了曼谷王朝同泰北各邦的关系。现编译如下。  相似文献   
58.
19世纪后半期,朱拉隆功改革的成功,使泰国避免了沦为西方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朝着政治独立和经济自主的方向发展,走上了一条不同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独特的发展道路。但是,改革之后,泰国的君主制度依然保存,经济上没有象日本那样迅速起飞,文化教育也落后于美国的殖民地菲律宾和英国的殖民地缅甸。从现代化或近代化的意义上看,改革后的泰国仍然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许多方面,甚至落后于殖民地缅甸。1910年  相似文献   
59.
缅甸:现政府和政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缅甸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和文化传统、复杂的民族关系等多种因素是其军人政权得以长期执政的社会基础;军人集团的集中统一和近些年人民生活的改善使政局和社会趋于稳定。未来几年,军人政权新老领导人交替、冷战结束后来自外部民主思潮的压力、国内民族矛盾的加剧和经济问题将考验军人政权,并影响缅甸的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60.
越南印象     
1993年11月,我随团赴越南,参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社区发展国际研讨会”,于11月20日在广州乘机飞往胡志明市.21日到该市华人较为集中的堤岸去看了看.22日至26日正式会议期间,由会议安排,观瞻了市容,参加了传统医学研究所、胡志明市大学医疗训练中心、市运河区和居民区,并有机会到距胡志明市70多公里的前江省美萩市,考察附近的湄公河水道,参观越南南方最著名的古寺——永长寺.27日离胡志明市飞往河内,虽然时间十分紧凑,还是几乎“一日看尽长安花”,先后到了文庙、巴亭广场、西湖、老城区、还剑湖及湖畔的商业区.次日,我们从河内回到河口,结束了越南之行.关于会议情况,拟另写文章.这里要谈的,是我对越南南方和北方、城市和乡村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