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12篇
综合类   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高荣林 《科技与法律》2007,(4):34-36,53
本文从知识产权存在的合理性、知识产权的客体、知识产权的权利行使、知识产权的时间性及知识产权的救济方式出发,探讨了知识产权法中存在的大量"绿色"元素,也即环保因素,从而认为知识产权法是一部绿色法典。  相似文献   
12.
关于隐性采访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有论者从功利伦理的角度赞同隐性采访,有论者从义务伦理的角度反对隐性采访。有论者从表达自由的角度赞同隐性采访,有论者从保护隐私的角度反对隐性采访,争论颇多。本文将从伦理学和宪法之表达自由与保护隐私的角度,对隐性采访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加以探讨,供学界批判。  相似文献   
13.
当前,辱骂警察的违法行为频繁发生,各地公安机关也对此类行为进行了相应处罚,但处罚依据各不相同,甚至出现处罚依据错误的案例。为进一步厘清各类辱骂警察的违法行为之处罚依据,在案例分析和理论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仅有辱骂行为,没有其他后果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侮辱"的相关法律规定处罚;辱骂行为妨碍公务的,按照"妨碍公务"的相关法律规定处罚;辱骂行为扰乱公安机关工作秩序的,按照"扰乱工作秩序"的相关法律规定处罚;在网络上无事生非,辱骂警察的,按照"寻衅滋事"的相关法律规定处罚;打电话、发短信辱骂警察,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秩序的,按照"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相关法律规定处罚等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法》规定了知识产权犯罪,但是有些没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也被定为知识产权犯罪,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纷争,甚至引起司法实务界对知识产权犯罪理解的混乱。在未来的《刑法》修订时应该作如下调整:首先,把知识产权犯罪从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的阴影下解放出来,作为单独的一类犯罪来规定;其次,在知识产权犯罪内部立法中,应把知识产权犯罪分为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与违反知识产权管理秩序的犯罪。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规制我国手机APP侵犯用户隐私信息的非法行为,本文借鉴了美国关于规制手机APP侵犯用户隐私的相关立法、报告和规范,分别从APP开发商、APP平台、APP广告商、APP行业协会以及消费者的角度提出若干建议,采取综合治理的模式,以切实保障手机用户的隐私信息不被手机APP肆意侵犯。  相似文献   
16.
公开权赋予个人对其形象的垄断权,而表达自由却要求自由表达他人的形象信息,由此两者产生冲突。如何协调两者冲突,美国学界提出了一些标准,比如,主要目的标准、具有新闻价值的例外、转化性标准、指示性使用标准、合理使用标准等等,虽然这些标准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缺憾。本文在评述以上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综合性标准"的建议,即综合考量以上标准后,再行判决。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字网络时代,采取数字加密技术加密隐私信息是权利人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手段。而在第三方例外原则下,权利人将丧失对该隐私信息的合理期待。在美国,关于加密信息是否可以获得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的保护,学界存在不同观点,实践中还没有相关判决。为了维持国家安全和公民隐私保护之间的利益平衡:公民应对其数字加密信息享有合理的隐私期待,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破解该密码;但警方为了获取犯罪证据并申请搜查令的,可获取加密数字信息;对于已经合法获得的加密信息,警方无需再次申请搜查令即可破解。  相似文献   
18.
著作权犯罪是否应该“以营利为目的”,学界有“取消说”和“保留说”,我国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哲学依据是“激励理论”和“社会规划理论”,这就决定了我国的著作权犯罪必须具备“以营利为目的”。  相似文献   
19.
混淆理论和淡化理论对于驰名商标的保护无疑非常重要,但是,由于这些理论本身存在许多争议,给司法实践造成了诸多困难。对此,本文置而不论,而是另辟蹊径,试图从形象权、反不正当竞争,信息传播和关联性理论的角度为驰名商标保护提供一些方案。  相似文献   
20.
新兴网络媒体与传统大众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具有诸多不同之处。因此,在传统大众媒体上发布的隐私信息被再一次传播到网络上,会进一步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损害。为了避免给当事人造成次生灾害,法律应当赋予当事人隐私信息网络传播权,以控制其隐私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