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1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52篇
工人农民   67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2篇
法律   834篇
中国共产党   215篇
中国政治   438篇
政治理论   194篇
综合类   129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337篇
  2008年   315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8 毫秒
81.
宁夏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没有突出优势,在产业布局方面与建设中国—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经贸合作大平台的要求尚有差距。必须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高端,进一步明确试验区发展定位和目标,优化产业布局,为我国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完善对外开放格局探索新路径。  相似文献   
82.
83.
目前,我国学校毒品预防教育仍存在着"形式主义"明显、教育方式不当、教育内容脱离实际、教育实效性不高、高校毒品预防教育薄弱等问题。为此,需采取以下对策: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多种形式建设师资;加大政府投入,多渠道募集资金;编撰统一教材;保证课堂教学时间;完善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将学校毒品预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生活技能教育、同伴教育、其他学科教学、网络技术、教育科研、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形式结合,拓宽学校毒品预防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84.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矛盾不断出现,人质劫持案件也逐年增多。过去这类案件多以武力强攻作为首选处置方式,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推进,以语言和心理博弈为内容的谈判处置形式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研究和分析人质劫持案件中警方、劫持分子和人质三方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主体提出较之武力进攻更科学、合理和有效性的心理应对策略,对我国建设完备谈判体系,建立规范谈判队伍,创造高效谈判策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明治维新后,伴随着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诞生,日本的社会教育也应运而生。本研究不仅考证了社会教育在日本的由来,确认了社会教育乃日本明治以后出现的特有的教育形态;并从教化型、民主型、终身型等三方面厘清了日本不同历史时期学者对社会教育的多元界定;而且对日本的社会教育和社会事业、社会政策、国家教育、国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辨析。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日本社会教育概念的五个特征,即丰富多样性、暧昧模糊性、服务主体性、法律健全性、实践追求性等。  相似文献   
86.
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合作打击伪钞将成为两岸的重要议题。但存在着刑事法律差异大、协作渠道不畅、情报交流不及时、罪赃移交难等合作困境,需要两岸警方精诚合作,共建打击假币警务合作的长效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抗制假币犯罪之目的。  相似文献   
87.
推进"阳光警务"建设是积极探索建立新型警察公共关系,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推进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推进"阳光警务"建设是提升经侦民警执法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公安机关要依托"阳光警务",进一步加强警民互动,拓展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相似文献   
88.
中西交流是以地理知识的沟通揭启序幕的,但来华传教士所带来的西方地理新知识,往往难以一时被中国古代士人所接纳.其中诸多细节,体现了两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冲突,例如中西关于"四海"的诠定.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的"四海"从传统的经史体系而来,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意识.而在利玛窦、艾儒略等传教士的地图和著述中",四海"从西方的航海大发现而来,用来唤醒中国古代士人的世界意识.两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反映了中西交流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89.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公共行政学得以恢复与重建,并逐渐确立了其应有的学科地位,从而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高等院校公共行政学科学院化,建立了完整的专业教育体系,专业性学术组织蓬勃发展,创办了一批专业学术期刊,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范式不断转换,研究方法不断改进,话语体系不断构建等。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在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构建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公共精神、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没有形成完备的本土化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的结构性失衡、公共行政的合法性危机等方面,仍面临较大的挑战。不过,全面深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未来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要立足现实,及时回应和满足社会变革的需要,创新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式与方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学话语体系和本土化的公共行政学理论。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