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83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3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这是唐代政治家李德裕的《恶溪诗》。在当时,今天的梅江被称为恶溪。这首诗从侧面点明了梅江的凶险和梅江这一名称的由来。奔腾的梅江在翻越粤东的崇山峻岭后,浩浩荡荡穿过梅州城。半个多世纪前,梅城开明绅士黄荣樵、曾汉南、饶芙裳、刘耀初、卢耕父等人发动梅县人民和海外梅籍侨胞建起了当时广东全省可数的这座钢筋水泥大桥,谱写了梅县人民和海外侨胞爱国爱乡的动人篇章。  相似文献   
22.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发展的“5·31”讲话,从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极端重要性。这个讲话,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运用,新发展和新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高度升华。  相似文献   
2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党史工作的指示,交流党史部门管理工作经验,全国党史部门管理工作会议于5月20日在广州召开。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传华和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张帼英出席并讲话。 李传华在回顾近年来党史工作发展的形势时说,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党史工作是党的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24.
雅尔塔体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历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上,美英苏三国就结束战争、维护世界和平问题达成的一系列协议和谅解的总称。战后四十多年来,整个国际关系就是在这个体制所规定的范围内运行的。“雅尔塔通过的决定在很大  相似文献   
25.
丁晋清 《理论前沿》2003,(10):31-32
李长春同志在近期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感召力。“三个贴近”是党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宣传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新形势下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的必然要求,是宣传工作领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做到“三个贴近”,是值得每个宣传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宣传工作的出路在于改革和创新,实现“四个转变”:管理手段从计划经济时期的控制型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指导型转变,工作内容从静态型向动态型转变,工作方式从说教型向务实型转变…  相似文献   
26.
正人民群众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正是人民群众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积累生产经验、改进生产工具,才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并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影响和决定着社会基本矛盾的走势,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最终的推动作用。在新形  相似文献   
27.
改革开放15年来,尽管国际政治舞台上风云变幻,但中国还是维持住了改革开放所绝对必须的和平的、宽松的外部环境,这跟邓小平对中国外交的卓越贡献是分不开的。邓小平作为一个杰出的战略家和政治家,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善于从战略高度把国  相似文献   
2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是新形势下召开的极其重要的会议,对于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9.
新觉醒 新认识 新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在建党80周年纪念大会上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 ,站在新的历史高度 ,精辟阐述“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 ,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关于党的建设的许多带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江泽民的“七·一”讲话 (以下简称《讲话》)是马克思主义的新觉醒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认识 ,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一、《讲话》是马克思主义的新觉醒《讲话》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世界眼光审读历史 ,洞察世界 ,提出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表明我党正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去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30.
李洪志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抛出所谓的“历史循环论”,胡诌人类迄今经历了81次以上从繁衍到毁灭的循环,现在又到了接近毁灭的“末劫时期”。“历史循环论”不仅表现出对历史常识的无知,而且对历史唯物主义提出公然挑战。人类社会决不是象李洪志所宣称的那样从繁衍到毁灭的简单循环,而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到高级矛盾运动的自然历史过程。一、“历史循环论”是历史唯心主义李洪志认为“真、善、忍”是宇宙的根本特性,“任何物质都有佛性——真善忍。那就是构成宇宙的东西”。这样,李洪志就把世界本源归结为某种精神实体,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