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52篇
中国共产党   59篇
中国政治   157篇
政治理论   80篇
综合类   6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基于结果的评估,就是建立一个系统程序,重复思考和回答一系列问题。欧盟和美国十分重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问题,并比较广泛地运用了基于结果的评估方法。它对提升中国高校领导力和教育质量具有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树立服务意识做好秘书长工作冯兰从学会角度来讲,省社会学学会是“三无”学会,即无挂靠、无经费、无专职人员,是纯学术性群众团体。且不讲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就是平时给会员寄发通知、印发学会简报等都会遇到经费开支紧张的难题。从个人角度来讲,也常常遇到教师角...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我国现代化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 ,指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诸如三农问题、区域经济差距等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回应到协作:治理、公民与未来的公共行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公共管理运动要求政府和公共机构将公民当作客户 ,积极回应公民。这隐含着把公民视作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被动接受者的危险 ,忽视了与公民之间开展协作。作者对这一做法提出质疑 ,强调要加强政府和公共机构与公民以及其他社会参与者之间的协作和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5.
抵御自然灾害,各国政府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但只有社区居民认知了风险并采取有效的备灾和避灾措施,才能将人员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在这方面,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一直不懈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社区减灾管理经验。例如,德国政府开展的社区风险管理、印度社区减灾行动和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在亚洲六国开展的社区减灾项目等。其中,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在亚洲国家实施的可持续社区减灾项目很具有代表性和借鉴意义。其项目成果《亚洲可持续社区减灾实践》这本书为不同方面的灾害管理者,如政策制定者、国家灾害管理者、地方灾害管理者、培训者和社区工作者提供了一套可实际操作的方法。译者将分三期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6.
违法性的界定是行政赔偿制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国家承担行政赔偿责任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法定义务形成客观上的违法性有关。行政赔偿中违法性的标准主要涉及行为自身的违法性与行为的职务性。在行政赔偿中,对"违法"的内涵可以从三个面向进行探讨:"违法"与"不法"的含义分析、"违法"应当从广义的理解、"违法"应当从行为违法说与形式论明确标准。通过借鉴民法中侵权行为的行为类型,行政赔偿中行政行为的违法性也可以分为行政作为违法与行政不作为违法。在我国行政赔偿的司法实践中,行政作为违法以结合说为认定标准,行政不作为违法则以具体活动引起说为认定标准,两者相同点都是以违反对第三人利益保护的职务义务作为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上官酒瑞 《探索》2012,(5):58-63
良善的公共生活需要政治信任的润滑与滋润。近年来,中国社会的公共生活遭遇了比较严重的政治信任困境。在现代社会,确立政治信任与国家制度建设是同一过程,是高度契合的,国家制度建设构造政治信任在根本上是通过制度化不信任的建立健全与有效实施来实现的。中国政治信任的建设不是也没必要彻底消解民众的不信任情感,而是要不断提高政治信任的修复能力,目标是形成以制度信任为要核的现代政治信任模式。这关键是要通过激发制度活力、增强制度供给力、提高制度执行力,根据制度化不信任的理念构造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体系,为民众施予政治信任形成激发机制,为政府维系政治信任形成压力机制。  相似文献   
18.
19.
基层干部形象的现状,与网络时代社会舆论传播的特征密切相关。“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网络时代更是如此,无论多么不起眼的事情,通过网络传播都可能添油加醋,甚至炒作得面目全非。事实上,有基层干部认为,绝大多数亲身接触的群众对他们工作很支持、理解,但素不相识的网友则喜欢恶语相加。这种来自网络的评价往往带有偏见,因为不少网民往往凭借网络新闻或者小道消息认识和评判基层干部,可能用情感取代了现实理性,甚至跟风式地认为“基层干部很坏”。  相似文献   
20.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晚饭过后,龙海市东园镇东宝村村民陆续来到村东头的公园,老人们围坐在石桌椅谈说论道,小孩们在广场上奔跑嬉闹,一幅乡村美景呈现在笔者眼前。谁能想到,两年前这里还是旱厕成群、杂草丛生的村边角落。谈起这里的变化,老教师高进发告诉笔者,东宝村群众今天有这个休闲信步的好去处,离不开镇人大的持续监督。近年来,东园镇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农村环境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农村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