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从社会医学史、健康人口学和社会福利制度史角度,主要运用文献回顾方法,以西方发达国家病残预防历史经验为基础,首次全面、系统总结了世界病残预防模式演变规律。在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全球卫生与全球公共卫生发展,及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程度提高的环境下,人类病残预防模式结构转型的普遍规律与发展趋势对中国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型、人口结构、计划生育政策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妇幼保健与食品安全,尤其是对病残预防、残疾人福利政策与早期干预服务模式的影响深远。中国病残预防实践面临的结构性困境迫切呼唤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和积极性残障福利制度。如何遵循人类社会病残预防模式发展变化普遍规律与历史经验,充分考虑中国的现实状况,加快中国残疾人工作的战略转型,建立中国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已成为国家社会政策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22.
刘继  李磊 《电子政务》2015,(2):39-45
从大数据对网络舆情研究的影响出发,提出了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信息集成机制的框架。在网络社区基础上构建网络舆情云统计平台,对基于Blink DB的网络舆情大数据挖掘集成进行了分析,深入讨论了对舆情碎片信息集成以获取舆情事件全貌、提高舆情演化分析效率、基于舆情记忆提升网络舆情趋势预判,最后总结舆情信息集成机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中国特色的市场-民主-福利的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已经显现,即我国社会主义具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社会福利的属性.这种市场-民主-福利的社会主义也必将在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24.
中国公共财政的范围类型与健康照顾服务均等化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中国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不约而同”成为社会结构转型、深化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议题。只有清晰明确的公共政策与繁荣发达的公共经济,稳固、均衡、雄厚、透明的公共财政体制,才有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和全民性公共服务体系。公共财政范围与类型界定是基础性议题,本文将公共财政范围界定为国家所有公共支出的结构性体系,将公共财政类型区分为广义、中观、狭义三大类型,将三大类型的公共财政细分为国家财政、政府财政、国防财政、外交财政、科技财政、福利财政、公共住房财政、教育财政和卫生财政等基本类型,以此体现其结构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卫生财政体制面临的结构性困境,探讨卫生财政结构调整困境的成因,并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卫生服务为领域,探讨健康照顾服务均等化和制度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25.
儿童是家庭的瑰宝,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栋梁,社会的未来,祖国的明天,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儿童与国家关系既是个经典的理论议题,又是重大的现实问题和政策问题。在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现代化背景下,中国困境儿童群体和儿童福利理论、政策框架议题成为社会政策议程的优先议题,本文首次概要建构儿童福利的理论框架与政策框架,探讨理论框架与政策框架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为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6.
国家与儿童:民国时期儿童福利政策与服务实践历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是家庭的瑰宝、民族的希望、国家的基石、社会的未来,儿童健康快乐幸福成长是国家最基本的社会福利责任。儿童照顾与儿童福利是社会福利最基础与最主要部分。民国是儿童福利事业奠基时期,儿童福利政策与儿童照顾服务历史经验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在社会现代化与福利制度创新背景下,儿童福利政策与照顾服务具有重大的理论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27.
卫生改革已陷入困境,如何摆脱卫生改革困境,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已成当务之急。反思医学目的,重新界定卫生改革目标是摆脱卫生改革困境的基本方式之一。本文在简要回顾医学目的大讨论成果基础上,分析卫生改革目标体系、卫生改革实践和卫生改革效果关系,明确卫生改革方向,指明医学发展未来,阐明医疗服务在社会福利与建构和谐社会中基础性与战略性地位,强调医学目的、卫生改革目标与建构和谐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高度吻合一致。  相似文献   
28.
一、保护孤儿、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与脆弱儿童的政策与服务 中国政府保护孤儿、脆弱儿童政策框架和福利服务体系建设以改革开放为历史分界线,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阶段,各阶段基本特征明显不同,反映中国制度安排的结构性特征。1949年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主导的发展模式背景下,政府高度重视儿童福利与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但是儿童福利服务范围主要局限于孤儿、无人照顾的弃婴和残疾儿童,因90—95%的弃婴是残疾儿童,孤残儿童成为民政部门举办儿童福利院照顾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从中外比较青少年政策研究与儿童福利政策角度,深入探讨中国青少年研究典范战略转移问题,以期为观察目前日趋严峻和严重困扰社会各界的青少年问题提供崭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30.
中共中央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一支"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中国社会工作者承担重要社会使命,扮演举足轻重的社会角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服务、化解社会矛盾、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社会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成为实现党、政府和人民血肉联系的纽带,成为和谐家庭、和谐社区与和谐社会的建构者,成为忠实体现党的最高意志、国家的最高利益和贯彻实施政府社会政策的基层社会实践者.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现代化实践处境极大丰富发展人类社会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与实践,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政策框架与社会福利制度体系中,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