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吴钩 《廉政瞭望》2014,(5):48-48
说到“骂皇帝”,许多人都会想到海瑞。海瑞确实骂得痛快淋漓,直接说嘉靖皇帝“薄于父子”、“薄于君臣”、“薄于夫妇”。有刺激性的是这一句:“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不过,别以为只有海瑞才敢这么痛骂皇帝,宋人骂起皇帝来,比海瑞凶得多。  相似文献   
52.
我居住的小区,有一天新开了一家杂货铺,老板是个四十岁上下的日本男人。我还不知道他的名字,只听说他娶了一个中国太太,便随着夫人来华定居。这家店看不出有什么东洋特色,卖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国产日用百货。不过,只要你推门进入,坐在柜台后的老板必站起来,  相似文献   
53.
吴钩 《廉政瞭望》2017,(19):43-43
宋仁宗嘉祜四年(1059年)春,开封府接到一起诉讼案:一名刘姓老妪状告她的侄子刘保衡“亡赖豪纵,坏刘氏产”。  相似文献   
54.
在电影、电视、卡拉OK等现代娱乐方式被发明出来之前的古代社会,受众最大、影响最广的娱乐节目大概要算戏曲。  相似文献   
55.
吴钩 《政府法制》2013,(26):32-32
中国古代社会为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发展出两套平行的赈灾系统,一是官方赈灾系统,称“官赈”;一是民间赈灾系统,称“义赈”。  相似文献   
56.
乾隆是一个热爱戏曲的皇帝,但又非常热衷于禁戏、限戏。乾隆四十年(1775年),皇帝钦点戏文《喜逢春传奇》有“不法字句”,谕令地方官“查明所有纸本及板片,概行呈缴”,拉开了乾隆朝严厉禁毁戏曲运动的序幕。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11月11日,皇帝又在上谕说,“因思演戏曲本内,  相似文献   
57.
吴钩 《廉政瞭望》2013,(18):43-43
南宋时,临安西湖边有个四圣观,香火很盛。每年的六月,临安人几乎倾城而出。不分男女,成往四圣观祈祝、祭祀,包括大量的官员。古代没有无神论教育,官员热衷于参禅问道、求神拜佛,是很常见的事情。从南宋传下来的平江府私刻《大藏经》题记中,记录了一份非常详细的信众捐资刻经的名单,其中就有不少官员。  相似文献   
58.
吴钩 《法制博览》2009,(23):79-79
古今中外的官场或者官僚,都是一个特殊的阶层或群体。许多人把从政作为人生理想,中国自古就有把“金榜题名”与“洞房花烛”相提并论为人生两大快事。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朝政界发展,政治既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因而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官场文化。  相似文献   
59.
吴钩 《群众》2013,(12):I0069-I0070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宋代以后,修官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修衙门通常被列为“不急之务”,地方官要修建衙门,就必须经中央政府审核、批准,擅自修建将受到弹劾和处分。  相似文献   
60.
吴钩 《党建文汇》2008,(4):11-11
那些接受多年唯物主义教育的官员,为什么会出现不信科学信风水、“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反常倾向?在我看来,官员迷信“风水”,说破了,是因为对未来命运自感无力把握、进而不得不求助于“鬼神”。比如一名官员不能确定按照自己的努力与正常的程序获得升迁,这个时候他就可能将利益预期的顺利实现寄托在“风水”上。再比如,贪赃枉法的官员在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有朝一日东窗事发的情况下,也更可能笃信“风水”以期获得庇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