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8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西方发达国家,被成为"阳光法案"的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已经作为一项最基本的制度实践了很多年,并在防止腐败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近年来我国应不应该实行财产公开以及怎样实施财产公示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每到两会都会有代表递交关于我国实行财产公开制度的书面建议或议案。而我国目前只是在政策方面初步确立了财产申报制度的基本框架,还没有将财产公开问题纳入全国人大的立法程序。为了有效的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促进腐败问题的解决,我国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财产公开制度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推进财产公开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相似文献   
42.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多样性与犯罪治理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坚持保护、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理是推进这一系统工程中应当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3.
轻罪和解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考虑到我国特有的立法定量模式和法律结构,轻罪应当是指法定刑为3年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现有的轻罪处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我国在传统文化、刑事政策、司法实践等多方面存在适用刑事和解制度的条件和基础,因此我们主张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轻罪和解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44.
论事实婚姻在重婚罪犯罪构成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实婚姻在重婚罪的犯罪构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基于立法目的的差异和考虑问题角度的不同,婚姻法和刑法对事实婚姻予以区别对待,这是合理的,不存在自相矛盾的问题。对于事实婚姻是否影响重婚罪成立的问题,应当根据事实婚姻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以及事实婚姻属于在先婚姻还是在后婚姻,分别予以处理。  相似文献   
45.
以社会分层为视角,能够辆示社会结构的深层矛盾与有组织犯罪之间的联系.中国当代社会分屡表现出城乡二元蛄构处在解体过程中、权力-市场并行的资源配置秩序和流动机会与流动障碍并存三个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影响到有组织犯罪的社会心理成因、社会结构成因和外在诱因.  相似文献   
46.
罪数形态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我国关于罪数形态的理论研究从无到有、从粗到细。目前,罪数形态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程度相当高的一个研究领域。总体来看,在罪数判断标准和一罪类型体系这两个问题上,理论界已经基本形成通说观点,当然也还存在不同声音;与之相比,关于具体罪数形态的概念内涵、处罚原则、存废取舍等诸多问题,则存在更多争议,个别问题的研究显得较为混乱。  相似文献   
47.
“因逃逸致人死亡”法条分析——兼评交通肇事罪共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肇事罪是一种常见罪名,由于理论界长期以来对"因逃逸致人死亡"认识不一,直接影响了司法实践的统一性.虽然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1月10日出台了<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缺陷,而并不能有效肃清争论."因逃逸致人死亡"实质上是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情节,"逃逸"为非罪行为,因此,"指使逃逸"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正确定性"逃逸"行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8.
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社会控制弱化、被害对象增多,同时影响到行为人实施犯罪的成本一收益预期。在重大自然灾害时期从重处罚涉灾犯罪是必要的刑事政策选择,而且也具有充分的正当性根据,但贯彻这一政策应注意有理有节。  相似文献   
49.
中国当前的社会流动模式是国家——市场并行的双重秩序,社会成员的流动机会增多,向上流动频率加快,但仍然存在一些制度性流动障碍。这一现状对有组织犯罪发展趋势的影响表现为:社会流动障碍的博弈决定中国有组织犯罪的数量规模将保持在高位水平,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有组织犯罪的演变过程遵循社会流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50.
与缓刑、免刑和减刑相比,未成年犯适用假释面临艰难境地。原因在于行刑上谨慎适用假释的观念偏差和立法上假释禁止性条件的存在。应当转变行刑观念,降低未成年犯原判刑罚的执行期限,规定未成年犯适用假释不受禁止性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