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洪学军  张龙 《现代法学》2003,25(5):42-46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作为一项债权请求权与民法上的其它请求权共同构筑起民法的请求权系统,各项请求权要素按一定结构,在互动协调中实现民法的整体规范功能。囿于对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在实质上和形式上以及与其它请求权关系的不当定位,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价值未能得以充分展示,从而严重影响了民法整体功能的实现。本文在民法请求权系统的构架中探讨了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合同上的请求权、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无因管理请求权的互动协调关系,力求建构起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其它请求权的竞合结构。  相似文献   
62.
张龙 《半月谈》2004,(6):64-65
应该看到,中学生迷恋网络,大部分是喜欢通过这种“信息高速公路”获得更多的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但也有一些人沉迷于色情网站,也有以当“黑客”为乐的。为此,我认为必须重视“网络  相似文献   
63.
依法治国是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领域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它对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不仅体现在教育目标与内容方面,更渗透至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的全过程,为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撑。在依法治国视野中,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应该包括法治信仰的内涵、法律基础知识、法治思维能力和法律规范认识等方面。就方法而言,应该强调从学校教育、社会协同、学生个体自觉践行等三个层面构建立体式的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4.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开始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被称为中国的"阳光法案",它的问世被各界视为中国建立阳光、透明政府的重要里程碑。回顾一年多来国内发展和政府工作,《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推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政府信息公开,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65.
张龙 《就业与保障》2023,(9):136-138
随着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案的相继出台,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评价改革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模式应运而生。因此,高职学校不仅要提升学生个人的综合素养以实现教育评价改革,还要在解决学生高质量就业方面下足功夫并发挥作用。文章以江苏CJ高职院校为例,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深度探讨了“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模式下学生高质量就业路径研究方面的内容,并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和学校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6.
在员工与企业间出现心理契约破裂时,员工通常会借助工会力量维护自身权益。本研究以 16 家 企业的 199 名员工为样本,以工会主席任命方式作为调节变量,探究了员工与企业间心理契约破裂和员工工会 参与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心理契约破裂显著负向影响员工工会参与;工会主席的任命方式在心理契约破裂 与员工工会参与之间起调节作用。即工会主席由企业直接任命的企业中,心理契约破裂显著负向影响员工工会 参与;在工会主席由员工投票直选的企业中,心理契约破裂与员工工会参与之间没有显著关系。本研究通过验 证不同工会主席任命方式下员工与企业间心理契约与员工工会参与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工会主席直选对工会维 权职能履行的保障作用。这对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67.
张龙  孟玲 《青年研究》2015,(3):85-93,96
本文将"混"作为一个可以用来反映特定行动与生活状态的"本土概念",从社会学视角予以探索。通过对各种文献材料的梳理,离析出四种类型的"混",即江湖之混、生存之混、应付之混和经营之混。并对"混"这一社会行动进行界定,即"行动者对于自身或者环境的非正当状况的顺应,这种顺应往往伴随着超越价值的缺失"。文章以游戏理论建立对"混"产生的条件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最后以一个文学作品中的案例分析"混"在日常生活中的展开。  相似文献   
68.
李唐  张龙 《法制与社会》2015,(6):295-296
逮捕作为最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与公民权利保障密切相关.传统逮捕绝对数量巨大、逮捕率居高不下、“一捕了之”等诸多问题长期存在,逮捕适用恰当性问题急需解决.新《刑事诉讼法》以社会危险性条件替代逮捕必要性条件,对正确适用逮捕强制措施带来的有机遇,也有挑战.本文指出建立社会危险性审查制度有助于全面客观公正的对是否适用逮捕提供依据,具有程序正义的独立意义.  相似文献   
69.
张龙 《世纪桥》2015,(12):18-20
近年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主要领导的党中央集体先后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重要战略理论。这一重要战略理论的提出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的伟大实践。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全面深入落实"四个全面"战略理论,将其付诸实践,就要对其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做到深刻认识与正确把握,要知道其不但对实现中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有着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四个全面"战略理论的深刻内涵展开细致分析,深入探究了其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0.
在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规模的加速扩大,在其城乡结合部,环境污染、布局不合理、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土地的非正当交易是造成城乡结合部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土地征用权被滥用、征地补偿不公以及缺乏相对完善的机制,一些城市周边集体土地通过非正常交易转换为城市土地。而且由于土地利用的外部性十分明显,在前些年缺乏相对完备的城市规划引导的情况下,通过非正常交易形成的土地利用不可避免地引起环境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