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成龙 《岭南学刊》2006,3(3):23-28
当代国外某些学者认为,中国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转变过程,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逐渐被淡化的过程,新权威主义、中国式联邦主义、新保守主义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理念。正确评析上述的三种观点,对于我们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哲学基础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东  成龙 《理论学刊》2002,(5):44-47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的提出 ,学术界对邓小平理论哲学基础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发表和出版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论文和专著。现将讨论的主要问题和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邓小平理论哲学精髓的研究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精髓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它自身的内容、它的思想来源以及实现途径等几个方面。(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龚育之首次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概括为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二十题》一书中 ,他认为 ,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4.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吹响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进军号。“南方谈话”中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新思路,制定了加快发展的新规划,并为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探路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正是广东实践与邓小平理论的伟大互功,使得理论不断完善;实践不断深化,有力地推动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成龙 《岭南学刊》2010,(5):130-134
无论从何种视角看,马克思和胡塞尔都是当代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胡塞尔则是"现象学之父"。面对马克思和胡塞尔的成功,人们往往倾心于他们的伟大,却忽略了他们普通平凡的一面。岂不知:伟大正是始于平凡,并与平凡始终相伴。马克思、胡塞尔与所有人一样,有着平凡的家世和婚姻、学业和追求、生活和遭遇。理解他们的平凡,才能全面理解他们的伟大。  相似文献   
16.
成龙 《理论视野》2014,(7):9-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一门创新型学科,其研究对象具有综合整体性、相关互补性、动态开放性、意识形态性等特点;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其“基本问题”、“学科关联”、“教师特长”等几个因素;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关键在于“研究”,必须处理好关涉全局的五个“关系”;完善教研机制是本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洪秀全借助宗教外衣,对主体间关系从理论、制度、实践上作了新阐释,曲折反映了近代农民阶级对主体间平等互爱关系的追求,其文化基础来自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西方文化与近代文明以及中国农民起义传统的示范。然而,这种思想由于封建皇权意识的干扰、拜上帝教会的工具性、制度设置的随意性而暴露出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成龙 《党的建设》2010,(6):52-52
小时候家里很穷,小小的我进了武行。一到片场什么都不学,就是学偷懒,哪里有地方可以睡觉就去睡觉,根本没有想过明天干什么。有一天,我问自己,就准备长期这么下去吗?我的目标是什么?后来找到了,就是做一个武术指导,因为除了导演之外,武术指导是最威严的。有了这个目标之后,当人家在布  相似文献   
19.
成龙 《岭南学刊》2013,(2):10-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具有世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释放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潜力,推动了世界生产力的大发展;证明了世界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为发展中国家选择自己现代化之路提供了示范作用;改变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极大推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促进了冷战后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维护了世界和平,为人类未来发展道路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主体间关系正面临不同程度的矛盾,突出表现为官民关系的矛盾、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矛盾、作者和读者关系的矛盾、路遇主体彼此关系的矛盾。其根源在于:价值体系的缺失和迷乱、制度约束的滞后和无力、社会发展的失衡和不公、公民社会的幼稚和薄弱。建构当代中国的主体间关系,一要德法并举,树立主体间的法治权威;二要义利相兼,打牢主体间的物质基础;三要思诚守信,增进主体间的互爱情感;四要求同存异,凝聚主体间的共同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