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7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互助”乃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内涵之一。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互助关系以其多样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正确认识民族间的竞争与互助关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互助模式,促进民族互助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回顾中国共产党80年民族工作的成就,并展望新世纪民族工作光辉前景.  相似文献   
13.
边疆多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和主要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疆多民族地区在现代化进程迅速推进的过程中 ,必须着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但是 ,边疆多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有其特殊性 ,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因此 ,只有从实际出发 ,紧紧围绕存在的突出问题 ,边疆多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富有实效。  相似文献   
14.
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特点明显,其民族政治关系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巩固和发展散杂居地区民族政治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政治关系是民族自治地方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法律所保护的重要社会关系之一。巩固和发展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政治关系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以来,立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致力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本国民族实际相结合,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取得了理论创新的两大重要成果,即毛泽东民族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构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体系。党的民族理论创新成果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契合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而且显示了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17.
科学认识民族问题,是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理论前提。关于什么是民族问 题?目前理论界还有分歧。作者分析了几种代表性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边疆多民族地区的政治文化具有政治性、民族性和地缘性等多元复合特质。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体制的转轨,加之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地缘政治的变迁,边疆多民族地区出现了政治文化失谐的现象。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角力、民族文化与公民文化的歧异、极端宗教主义与政治认同建构的背反、政治过程的无序化与民族事务的法治化的矛盾等等,构成了边疆政治文化失谐的主要内容,也成为妨害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大影响因素。边疆和谐政治文化的建构,必须在推动边疆发展的基础上,调整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强化国家认同|重塑政府,实现民族事务法治化,强化民众的政治认同|推动民族政治协商,建设公民文化,为和谐政治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十五”以来,贵州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取得了巨大成绩。但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发现贵州省民族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特殊困难和问题。结合贵州实际,文章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教育工作全局,继续采取特殊政策,实施“振兴贵州民族教育十年规划”,突出特色,实现民族教育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研究生教育呈现出由精英化向规模化发展趋势,高校研究生就业难问题逐渐凸显,研究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新的关注点。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就业是社会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生就业指导的有效开展,需要结合区域特征,构建全员参与的一体化保障机制,健全和完善贯穿学习各阶段的全程化指导模式,实行分层次分类别就业指导,以及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就业指导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