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6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1.
民族性与感召力的统一是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在当代出场必备的理论自觉意识。民族性是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增强的历史“源头”,感召力是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增强的时代“潮头”。在当代中国,要增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民族性与感召力,就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这是一种新的民族文化省思。  相似文献   
12.
廉洁文化是一种具有多重价值的复合型精神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政治伦理文化,廉洁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政治伦理支撑。作为一种道德诚信文化,廉洁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奠定道德诚信基础。作为一种社会价值文化,廉洁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积极价值牵引。最大限度地发挥廉洁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精神效能,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廉洁奉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的统一。作为其内在本质的反映,廉洁奉公不仅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保障;作为其外在表现,廉洁奉公一方面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另一方面又是树立和遵循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动实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大力倡导和弘扬“廉洁奉公”精神,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沈其新、田旭明的"胡锦涛人民权力思想初探"一文指出,为了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权力模式,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和改革开放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作为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核心胡锦涛在继承历届领导集体人民权力观的基础上,对新时期的人民权力理论形成了独到的认识和理解,其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意义深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典型成果。  相似文献   
15.
制度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科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之一在于增加了制度建设,这充分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的先进品质.制度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它不仅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保障,而且还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推进器.新时期下,制度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的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16.
民族凝聚力在当代的升华,是通过民族凝聚力的内核构成与人文特征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整合与演进得以实现的。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使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核构成进一步合理化;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理论使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聚合机制实现了适应时代需要的更新;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和"发展是硬道理"等理论,使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凝聚张力得到空前的增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人文特征实现了从"偶象崇拜"到"崇尚民主与法制"的升华。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信心”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信心"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振奋人心的作用."中国信心"作为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增强了民族整体对民族成员的吸引力,增强了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向心力,增强了民族成员之间的聚合力以及中华民族在世界各民族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取得13年巨大成就的宝贵经验之一。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内在力量。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华民族凝聚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注入了永不枯竭的“力量之源”,成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各阶层人民万众一心,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9.
周巍  沈其新 《求索》2016,(4):88-92
为了解国内社会治理研究的现状、特征和趋势,以2000-2015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内的13656篇社会治理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分析,对社会治理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治理研究经历了2013年前的低缓发展到2013年后的快速发展的转变,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是社会治理研究的主要学科,刊载社会治理研究论文的学术期刊也主要是社会学类和管理学类,高校科研团队和机构是社会治理研究的主要力量和阵地。从主要内容看,社会治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治理模式和社会治理实践方面,且多为一般的逻辑演绎和理论探讨。社会治理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从历史、理论和价值等角度进行夯实,加强社会治理理论价值和理论体系建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健全党内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现实需要,在当前是一项紧迫的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党的过程中划分了党内权力关系,为党内权力监督制约奠定了法理基础。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党内制度建设思想,初步建立起俄共(布)党内权力制约平衡机制。要汲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党内权力监督思想的启示,结合当前党内监督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党内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