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现实内涵和发展内涵。其内在构成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功能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神实质的执着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功能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身价值的高度认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增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必须注意在物质文化创新和精神文化创新有机统一的协同实践中、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中以及在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有机统一的整体实践中多方面、持续地进行。  相似文献   
22.
苏星鸿 《唯实》2012,(5):20-23
贯通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一条红线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相结合。探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价值路径,关键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当前中国的价值问题。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是解决当前中国价值问题的最优资源;在实践中,要通过价值自省、价值对话、价值批判和价值创新等路径综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相似文献   
23.
只有在实践中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生机和活力,才能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实践中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的有机统一;就要坚持以解决当代中国现实问题为中心,开拓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质意义的价值领域;就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打造中国话语权.当前,在实践中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政党,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24.
现代性诉求与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生成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诉求的内在互动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存在方式和基本经验,又是中国现代性诉求的实践保证和现实选择.这种内在互动使我们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者构成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生成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