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法律   36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一生学缘极广 ,对众多社会科学学科都有研究和涉猎 ,且见解独到 ,特别是其法治理论中的公法思想 ,其中对宪法学理论的诸多问题更是造诣颇深。但是 ,长期以来 ,理论界一直将研究视野投放在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李大钊一面 ,而作为法学家的李大钊却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在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 ,认真研究共产党与李大钊的宪政思想 ,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其思想理论体系构成 ,对加强执政党的法治意识与增强法律理论素养也不无裨益与借鉴。一李大钊早年毕业于天津北…  相似文献   
12.
自由贸易体制与我国宪法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由贸易体系在全球的扩展削弱着主权国家的政治影响力 ,也对一国内部文化的完整性和自主性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如何解决上述冲突 ,是我国宪法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 ,需要理论界对我国传统的宪法学理论进行必要的澄清和探讨 ,以便为自由贸易体系提供一个良好的宪法框架。  相似文献   
13.
宪法上的劳动权不同于普通法律中的劳动权,它所调整的是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劳动权价值迄今呈多元化,包括尊严、自由、平等与团结,是人之为人及维系共同体存续的重要基础之一。作为宪法权利的劳动权具有复合属性,是权利义务的统一体。劳动权的主体是劳工,其内容是工作与获得报酬,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权利,国家须善尽尊重义务、保护义务和实现义务。劳动权是由众多权利组成的权利体系,其实现主要依靠立法者制定法律、行政机关订定实施细则。在公权力侵犯劳动权之时,法院可开发不同解释方法,有条件地实现劳动权的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14.
由孙志刚案看宪法基本权利的限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宪法基本权利可以受到限制,但只有法律可以限制,此处的法律仅指狭义的立法机关按照立法程序通过的规范性文件,而非指行政机关、地方权力机关和地方政府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并且不得是立法机关通过的决议.同理,依法治国、法治国家与依法行政中的"法"必须作狭义解释.行政法规只具备有限的"法"的属性,只在法律有明确授权或者法律根据的前提下才可以限制公民基本权利,而地方性法规与政府规章则无权限制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5.
论西方国家政党法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贤君 《团结》2004,(4):39-43,27
政党法制区别于政治学意义上所讨论的政党制度,它是立基于政党民主理念,对政党的宪法地位、政党的内部与外部活动进行宪法与法律上的分析与考量过程。本文将基于对西方主要国家政党法制的理论基础及政党性质的分析,对政党法制的立法包括形式法律规范与实质法律规范,及政党的司法审查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获取政党法制的立体与动态景观。一、政党法制的理论基础政党法制,是指政党受法律的规制,表现为以宪法与法律规范政党的内部行为与外部活动,并以司法审查政党行为合法性与合宪性的过程。政党法制的理论基础是政党民主,此前,有关政党活动…  相似文献   
16.
论宪法上的经济权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宪法上的经济权仅指工人享有的、与劳动场所有关的权利,它是一种有别于古典政治宪法规定的财产权与契约自由等经济自由的权利类型,其实质是经济民主和经济公平.宪法上的经济权利不具有严格的法规范属性,仅作为立法机关制定法律、行政机关采取措施的宪法依据,法院不可以强制实施.经济权利与传统经济自由权利存在着一定的紧张,但注意对这一权利的保护可以弥补因推行经济自由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修补受到影响的社会团结,实现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17.
宪法释义学是识别宪法专业性与科学性的学术术语,其实质是实现作为法学的宪法学知识的体系化,揭示宪法的意义脉络与法律含义,通过法学论证而非道德与政策论证,保证宪法争议解决于宪法秩序内展开,促进宪法规范变迁与知识增长。它要求在实证宪法材料基础上分析宪法概念,根据不同概念的属性将之区分为内部体系与外部体系,类型与规定功能的宪法概念,型构有机的宪法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8.
宪法的社会学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社会学意义的宪法结构立足于保障自由的公共权力机关与依据私法组织起来的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 ,国家与社会的分离是宪法关系得以确立的前提 ,公域与私域的界分是限权政府的存在基础 ,公权与私权的对峙是古典基本权利的宪法表现 ,社会权利是国家与社会相互渗透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公民受教育义务之宪法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围绕着教育问题的争议和诉讼不断。我国教育平等权的实施情况到底如何?平等是否允许差别待遇?在实现教育平等权过程中,公权力者应当如何介入?政府应当承担哪些应有的职责?推进教育平等权从何处着手?我国现实中这些重大而难以解决的问题都需要进行冷静地思考。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部分专家学者进行研讨,以期厘清教育平等权的实质和关键,明确政府和公权者在保护教育平等权中的责任,以此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走向文明进步,促进建立和谐的教育秩序。  相似文献   
20.
美国宪法《权利法案》第四、五、六条修正案所规定的内容并非仅仅是刑事程序,而是公民的宪法刑事程序权利。美国学界主流观点与司法实务判例对这些修正案的误读,导致有利于罪犯却伤及无辜的后果。通过重新赋予这些条款以宪法权利属性,阿玛尔认为可以避免颠倒事实和压制真相,起到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作用,并体现宪法的人民性。对该问题的研究,客观上有利于在回应全球司法改革趋势的前提下,思考我国的司法改革对策,并可帮助廓清宪法权利与公民普通法律权利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