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非公党建引领非公企业文化建设,是非公党建发展的第三波。这种"引领",既符合非公党建发展的自身需求,也符合非公企业规范、提升的期盼。当然,作为一种全新的实践,要引领好非公企业文化建设,非公党建要寻找与非公企业文化建设的融通之处,要学习、掌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律。为此,非公党建在引领非公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把握好引领方向,选择正确的引领路径,采取合适的引领方式,同时要注意避免可能陷入的引领误区。  相似文献   
22.
随着一批弹劾制度、辞职制度、任期制度、罢免制度、未位淘汰制度等的推出,领导干部"退出"机制开始了实质性运行阶段.但是"退出"机制的实际操作殊为不易.其关键是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解决好"退出"机制的推进合力问题;二是解决好"退出"机制的公正性、科学性问题;三是解决好"退出"机制的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23.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国舫 《长白学刊》2007,(5):107-111
目前,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存在着失控或形式化等问题。为此,近年来一些地方就如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设法掌握、摸清辖区流动党员的数量和分布;科学设置多元化的组织架构;正确界定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灵活运用适合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手段;多方解决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保障问题;创新、建构流动党员管理的体制。今后,必须尽快解决"动力缺失"问题,努力研究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深度"提升问题,开发流动党员内部的教育管理力量,确立"全国一盘棋"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24.
“政府角色到底如何定位 ?”这在历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政府论者强调“政府越小越好 ,政府应扮演‘守夜人’的角色 ,尽量减少干预市场和社会的运行”。以修昔底德、马基雅弗利为代表的民族主义政府论者则看重“国家的团结和强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认为“国家不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出于个人目的的结合 ,而其本身就是目的。”而凯恩斯主义又主张“现实中市场机制的失灵 ,必须由政府干预来替代 ,政府应该对经济体系中的一些关键因素加以控制和管理 ,以促进经济增长。”哈耶克却又强烈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  相似文献   
25.
中国共产党传统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基本上是委任制.这种机制肇始于革命时代,定型于建国初期.委任制虽然也曾为革命胜利和国家稳定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国家进入建设年代,尤其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其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弊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干部选任机制的改革,在"用人导向、用人竞争,用人民主、用人公开、用人环境...  相似文献   
26.
任期制在中国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之路,今天,任期制终于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欣喜之余,我们不能忽视任期制还存在着不少制度缺陷需要补正,还缺乏一系列配套制度需要健全。  相似文献   
27.
社区党建的推进是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社区党建是一个新的课题 ,与传统党建有着很大的区别 ,故而围绕社区党建 ,一些问题随之出现。本文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 ,详细阐述了社区党建当前面临的三大问题 ,剖析了其中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以全面推进社区党建。  相似文献   
28.
乡村建设是梁漱溟为复兴本真儒家人生和解决现实中国政治、经济问题而得出的一个结论或方案.这种初衷与国民党原无相关之处.因而梁漱溟从主观上一直力图摆脱国民党对其乡村建设的控制,竭力避免乡村建设成为国民党加强官僚政治的工具.无奈乡村建设实验权和财权一直仰仗国民党,梁漱溟又不愿与国民党发生直接冲突,因而最后乡村建设逐渐偏离了其理想设计,落入了国民党的控制.  相似文献   
29.
明清以来中国社会内部滋生的民主主义思潮,经过戌戍变法,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了顶峰。但就在民主主义思潮登上顶峰之际,迅即发生了向马克思主义思潮的递嬗演变。当今思想界一些人士有感于现代中国民主不够完善之现状,因而每每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二十世纪初这段给中国带来根本性变革的历史,把中国民主的现实问题归因于中国近现代民主主义思潮的过早完结,对民主主义思潮向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嬗变提出了种种诘难。  相似文献   
30.
加强宗旨意识修养既是历史和现实对领导干部的客观要求 ,也是时代赋予领导干部的一种职责。由于领导干部身份的特殊性 ,从而决定了领导干部在宗旨意识修养中有其特殊的要求。领导干部只有实现对自身的种种超越才能实现这些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