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1.
以近代英国公共财政建构为线索,检视近代英国的社会制度发展变革,可以发现:代议制、公共财政、宪政三者之间存在内在关联。公共财政建构是近代英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和必然需要,而代议制是公共财政建构的制度选择和组织形式;近代英国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良性互动的宪政机理及其制度框架,也蕴于公共财政及其组织形式———代议制之中。  相似文献   
22.
194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的宪法是旧中国制宪史上最后一部宪法,它秉承孙中山先生五权宪法的思 想,同时吸收国外宪政理念,这部宪法有一定的进步性,然而它更多的是一种纸面上的宪法。  相似文献   
23.
市民社会之于民主法治建构:根基价值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们在民主法治建设中对国家的宏观制度设计重视有余,而对社会民众的日常参与关注不足,使得我们的民主法治建设曾经遭遇到了困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民社会视角在学理和实践问题上日益受到关注,诚如马长山教授在《法治进程中的“民间治理”》中所揭示的那样:市民社会之于民主法治建构具有根基价值和不可或缺性。视角的转换、学术的关怀标志着一种建设性、实践性的民主法治观的日益确立与展开。历史经验与现实实践一再表明,市民社会的建立与完善,对于民主法治建构具有根基价值。  相似文献   
24.
制度伦理为制度之灵魂,它通过某种价值取向与正义理念,或支持、或规避某种制度。制度伦理一般可以分为以特殊信任为取向的制度伦理和以普遍信任为取向的制度伦理。事实证明,以普遍信任为取向的制度伦理有利于法治现代化,以特殊信任为取向的制度伦理不利于法治现代化。俄罗斯的法治现代化并不顺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制度伦理长期以来是以特殊信任为取向的。不过,制度伦理并非不能改变,只是改变起来较缓慢一些。俄罗斯的制度伦理变革仍还很艰难、很漫长,但俄罗斯通过制度伦理变革解决法治现代化深层问题的进路无疑是正确的。这在方向上是对的,只要假以时日,俄罗斯的法治现代化还是可待的。  相似文献   
25.
城市治理结构优化有赖于抽象系统信任的进化与法治的发展。抽象系统信任在城市社会中承担着特殊的社会信任重建功能,并推动着法律信任、法治发展和城市治理改善。从各国的城市治理基本规律和经验教训来看,让抽象系统信任和法治在城市治理结构中处于重要维度既是各国城市治理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也是衡量一国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书面文化认同既是抽象系统信任本身和城市化的产物,同时又参与到了抽象系统信任建设和城市治理完善之中。  相似文献   
26.
魏建国 《奋斗》2012,(12):45-4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我们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步伐,完善社会领域体制机制,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7.
魏建国 《北方法学》2011,5(5):28-40
现代化进程中的治道问题研究一直是学界的热点,不过,以宪政有无为线索的考察与比较研究还不是很多。事实证明,宪政是制度中的重中之重,而一旦出现宪政缺失,它对社会治道的消极影响远非一般制度能比。由此也决定了在研究现代化进程中的治道问题时,宪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线索。通过考察近代法、英、美三国现代化进程中宪政的有无及其治道影响,以及当下世界各国宪政的复兴及其所引发的治道变革,可以发现宪政之于人类制度文明、之于人类现代化进程中良治的实现有着不可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28.
魏建国 《南风窗》2010,(9):72-73
<正>汇率政策属于一国内政,是不允许被别国肆意干涉的。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对中国施加了空前的压力。此举的目的,就是为了转移人们视线、缓解美国国内矛盾和遏制中国发展。实际上,目前人民币汇率升值并不能增加美国就业和从根本上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笔者认为,美国应该对此做出深刻反思,正视和妥善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
从中国城市化当前遭遇的现实问题出发,参照欧美先行城市化国家的经验教训,中国的城市化面临着升级转型的需要,即由市场主导的城市化形态向市场与社会保障并重的城市化形态过渡.城市化升级转型中发展社会保障、社会法的关键,是区分和协调经济领域市场化和社会民生领域非市场化之间的关系,并将民生权利化、法律化.城市化在需要社会保障与社会法的同时,也在为社会保障与社会法的建立和运行提供支持.中国城市化的升级转型,需要重视社会主义原则在民生领域的重要性,加强社会法的独立法域建设.  相似文献   
30.
强龙光,原名锡珍。1902年出生于甘肃省安定县(现定西)栾家坪乡强家湾村,1927年参加安定农民运动,经谢子长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初随谢子长赴宁夏平罗开展兵运,任连长。1931年9月,阎红彦带领晋西游击队转战来到陕北后,强龙光率先参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