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与政策创新。培育新乡贤文化、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无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条重要举措。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已经发挥出重要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表现为:通过参与乡村思想文化建设,促进"乡风文明";通过完善乡村社会治理结构,确保"治理有效";通过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生活富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稳定观是农村稳定的战略地位观、农村稳定的逻辑蕴涵观和农村稳定的实现机制观的内在统一。在当前全国维稳的新形势下,探究和践行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稳定观,对维护农村乃至全国稳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建党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正确的、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其中,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开创与奠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规划与践行、江泽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延伸与创新、胡锦涛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拓展与升华,分别作出了重大贡献。回眸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拓新历程,总结其中的经验启示,对于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农民合作:农民利益困局的破解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现农民利益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遮掩不住当前农民利益问题的严重性.对于停驻于原子化状态的个体农民而言,其自身利益是难以保障的.惟有促成农民合作,才能不断增进农民利益.我国现存的丰富多样的农民合作现象,并不意味着农民合作易于实现.农民合作组织作为农民合作行为和合作关系的常态化、制度化形成,有利于实现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稳定观包涵农村稳定的战略地位、农村稳定的逻辑意蕴和农村稳定的实现机制等内容,它从理论上科学阐释了"因何稳定、何为稳定、何以稳定"等关于农村稳定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当前全国维稳的新形势下,探究和践行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稳定观,对维护农村乃至全国稳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探索已持续了半个世纪,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经验启示。当前,重温和梳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历程,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加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列宁在领导苏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农业问题,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发展农业的思想,即大力发展农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发展农业的核心任务是提高生产率,发展农业必须从内部条件入手,通过国家帮助和工业支援为农业发展提供外部保障。重温和借鉴列宁的发展农业的思想,对我国当下的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将“三农”问题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之中通盘考虑,而不是就“三农”论“三农”,这是邓小平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视角。在此视角下,邓小平把稳定农村、发展农业、富裕农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三个总抓手。邓小平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留给我们的历史启示主要有:必须以人为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改革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必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农村稳定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农村稳定观是关于农村稳定的战略地位、农村稳定的逻辑蕴涵和农村稳定的实现路径的有机统一。研究、学习邓小平的农村稳定观,对维护农村乃至全国稳定,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上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充分说明了党对于新人培养的重视程度和坚定立场,同时为我国新时代的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尤为重视培养时代新人的问题,立足我国现实国情,通过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了政治保障,明确了价值引领,厘定了课程依托,优化了培育环境,形成了培育时代新人的四维路径,为如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